血清反应因子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清反应因子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表达变化及可能存在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Lewis大鼠背部皮下,连续60天注射鱼藤酮2.0 mg/kg建立帕金森大鼠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免疫组化以及Western blot检测Lewis大鼠黑质区血清反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变化;鱼藤酮处理的高分化PC12细胞株,si RNA干扰和质粒转染技术敲减和过表达SRF,Cell Counting Kit(CCK8)检测帕金森细胞模型中SRF敲减和过表达后细胞活性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鱼藤酮细胞模型不同时间点SRF及自噬相关蛋白P62、LC3-II的水平变化;鱼藤酮在Atg5敲减的MEF细胞株上诱导帕金森模型,使用质粒转染方法构建SRF过表达模型,CCK8方法检测细胞活性的变化;运用si RNA干扰及质粒转染方法敲减和过表达SRF,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鱼藤酮细胞模型中SRF、α-synuclein以及自噬相关指标P62、LC3的水平变化;运用ELISA法检测PD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清的SRF含量。结果:鱼藤酮造模组Lewis大鼠黑质区TH和SRF呈时间依赖性下降;鱼藤酮PC12细胞模型中SRF呈时间依赖性下降,LC3-II、P62呈时间依赖性上升。si RNA干扰后能够抑制SRF的表达。鱼藤酮模型中SRF表达抑制后,细胞株对鱼藤酮的敏感性增高,α-synuclein、LC3-II、P62表达升高,质粒转染过表达SRF后,细胞对鱼藤酮敏感性降低,α-synuclein、P62表达降低,LC3-II表达升高。在Atg5敲除MEF细胞株鱼藤酮模型中,SRF过表达后细胞对鱼藤酮的敏感性无明显改变。PD患者外周血清SRF含量低于正常组外周血清中含量。结论:1、在帕金森动物和细胞模型中均发现血清反应因子SRF含量呈时间依赖性下降。PD患者外周血清中SRF含量低于正常组。2、SRF可能通过调控自噬起始环节促进α-synuclein的清除,并对PD起到保护性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应为学生营造科学合理的主题教学情境,有效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他们的想象空间,重点培养小学生观察事物现象以及认知探究事物本质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小学作文 教学方法
【摘要】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体现。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什么程度呢?本文从两方面阐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要“适时”,提出教师应审时度势,“该出手时就出手”,时间安排上适可而止;二是要“有度”,要求渗透出水平、渗出梯度、渗出效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 适时 有度    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
【摘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心理效应理论,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发展规律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怎样做人。从而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的充分发展。   【关键词】心理效应理论 政治教学 实效    人们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而教学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合作
【摘要】逆反心理,是在一定外界因素下,对某些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从而做出与事物发展相违背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支持自己行为的心理现象,是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在一部分中学生中表现较为普遍,他们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随之对学习产生一种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有的甚至产生严重对立的情绪,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极为不利,后患无穷。为此,教师切不可掉以轻心地对待,而应积极
以同源四倍体高粱品系四甜-1、保持系四622B、约翰逊草以及同源四倍体不育系四622A×约翰逊草和四甜-1×约翰逊草的杂种后代为材料,分别在1/2MS、N6和W14培养基上进行花药培养。四622A×约翰逊草和四甜-1×
教育部在2004年就制定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通过近几年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上课积极性高,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课堂组织的活动。我认为上课讲的内容不仅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如学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早恋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情绪控制问题等等,还给予他们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