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城市化语境下人地关系紧张带来的自然灾害后果愈加严重,使得以景观途径寻求其适宜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方法,成为当下城市安全研究的重要探索方向。而山地城市在特殊水文影响下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带来的城市安全问题凸显,尤其在规划管理薄弱的冲沟地段,缺乏安全评估的无序建设,所造成的安全问题尤为严重。本文以三峡库区城镇冲沟地段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定性定量综合分析、校核计算、综合论证等研究方法,围绕山地水文特征影响下的自然灾害类型与冲沟自然灾害成因机制,分析“快速汇水引发的山洪及泥石流”、“沟坡地表径流侵蚀引发的滑坡”、“蓄水能力弱造成的旱涝调适能力弱”的冲沟安全问题。并以重庆市巫山县龙潭沟为例,提出“缓解雨洪的冲沟防洪体系建构”、“固坡引水的山体剖面改造”、“水资源时空调节的低影响开发运用”的冲沟城市设计策略,以期响应山地水文特征下的冲沟脆弱生态系统保护。而运用生态、可持续的景观途径,探寻灾害隐患地段的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既是我国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机制建设的实践支撑,也是完善“城市双修”理论体系的积极拓展,这有利于促进山地城市水资源的科学规划、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并为可持续的山地城市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全文分四个部分对水文安全影响下的冲沟地段城市更新进行探究:第一部分,基于快速城市化语境下人地关系紧张带来的灾害后果愈加严重问题,分析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提出以景观途径思考灾害风险的规避策略,是实现城市的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后梳理出论文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针对山地环境的复杂性,分析汇水速度快、水文动力大、降雨时序分布不均等山地水文特征,从山地雨洪、滑坡、泥石流及水资源时序分布不均等山地灾害形式,分析了山地水文特征影响下的冲沟形态特征与其灾害形成机制,提取灾害的重要影响因子。第三部分,以重庆县巫山龙潭沟城市设计为例,基于山地水文特征下的冲沟自然灾害成因机制分析,对龙潭沟片区提出冲沟雨洪缓解、山体固坡引水、水资源时空调节等设计策略。第四部分,对山地城市冲沟建设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性思路进行简要总结,分析了当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一定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