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马歇尔(1920)以来,产业集聚理论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学者们从不同的集聚机制视角构建了各种各样地集聚模型,使产业集聚理论日臻成熟、完善。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集聚理论可以较好的解释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以及这种集中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从“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逐渐转变为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那么产业集聚理论能否解释我国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现象?在我国经济结构尚处于转型期的背景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基于这样的研究目标,本文首先对产业集聚理论和集聚效应进行了详细的文献梳理,弄清了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集聚效应的来源。其次,对国内外的产业集聚理论和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目前国内研究尚存在的不足。最后本文参考Ciccone和Hall(1996)提出的集聚效应测度方法,利用2000-2005年25个省地级市数据在截面和时间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我国的全国平均集聚效应,区域集聚效应和省级集聚效应,并检验了区域间,省际间集聚效应是否存在差异。实证结果表明:(1)2000-2005年我国的平均集聚效应依次为:0.118,0.078,0.081,0.086,0.090,0.13,均高于美国的5%和欧洲五国的4.5%(Ciccine and Hall,1996;Ciccine,2002)。(2)区域之间集聚效应存在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效应远高于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西部地区。这说明在目前我国产业空间分布极不平衡的情况下,产业集聚是造成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原因(3)省际间集聚效应也存在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省份的集聚效应高于其他地区的省份。此外,东部沿海地区内部省份间的集聚效应呈现“俱乐部收敛”的特征,表现为省际间集聚效应差异由显著转变为不显著。(4)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和工资都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高于对工资的促进作用,这说明产业集聚带来的好处更多的体现在土地租金和资本利得上了。(5)综合以上结论,笔者认为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效应和产业集聚对工资的促进作用均高于其他地区,导致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具有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内在动力,而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转移又进一步强化了东部沿海地区的集聚效应。在这种“积累因果循环”的作用下(Myrdal,1957),形成“滚雪球”效应,东部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且这种差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最后,基于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地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