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调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对于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留学生来说,他们没有接触过声调,没有声调意识,很容易产生“洋腔洋调”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经过两学期汉语学习,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的单字调发音较为准确,但进入双字调学习后便出现多种发音偏误现象。为探寻留学生声调偏误的形成原因,进而提出合理有效的教学建议,声学实验以六名初级汉语水平的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偏误分析理论为基础,对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单字调和双字调的录音材料进行了声学分析。文章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前人学者对留学生声调习得研究内容的综述,指出其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做了介绍,包括实验对象,实验调查字表以及基频的提取与处理。第三部分对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单字调四个调类的调值、调型进行声学分析,并与母语者进行对比,同时对留学生男、女发音人单字调的发音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去声调是习得状况最好的声调;男生单字调习得情况较女生好。第四部分对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16组汉语双字调进行了声学分析,与母语者双字调的发音情况进行对比,得出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在习得汉语双字调的时候,没有产生变调意识,只是简单地用单字调的发音代替双字调的发音。其中,阴平组的习得效果最好,偏误最小;其次是去声组,偏误情况小于阳平组和上声组;阳平组和上声组的发音情况相似,调型与单念时的调型相似,偏误较大;上声组的习得效果最差,前字上声和后字上声均未变调,偏误严重。第五部分分析了留学生声调习得偏误产生的原因,具体原因有汉语声调的复杂性、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教材编排问题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等。第六部分为提高留学生汉语声调的习得效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例如:培养建立声调意识、调整单字调的教学顺序、延长声调教学时间、利用声学实验软件辅助声调教学等。第七部分对全文的研究发现进行总结,并提出不足之处和未来的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