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ABC-X家庭压力理论为框架,了解克罗恩病家庭肠内营养照护者照护能力现状,分析克罗病家庭肠内营养照护者的照护能力与照护负担、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间的相关性联系以及照护能力的影响因素,借助质性研究深入探讨克罗恩病家庭肠内营养照护者的在照护过程中照护能力的自我感受体验,为今后更好的满足克罗恩病家庭肠内营养照护者需求,提供教育、培训相关理论与数据。方法: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量性研究,基于ABC-X理论模型,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某三甲医院克罗恩病家庭肠内营养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1克罗恩病患者及家庭肠内营养照护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照护背景资料);○2照护能力测量表(Family Caregiver Task Inventory,FCTI);○3照护者负担量表(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5一般自我效能感(General Self-Efficay Sc-ale,GSES),将收集的的问卷及量表资料录入Excel2010,运用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最后将上述资料中有意义的变量与照护能力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二部分为定性研究,采用半结构式深入性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收集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出相关主题,用以补充定性研究结果的不足。结果:1.共纳入162名克罗恩病家庭肠内营养照护者,其照护能力总分为(25.34±7.37)分,各维度中应变及提供协助得分最高,为(5.46±2.53)分。2.克罗恩病患者人口学资料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照护能力在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上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克罗恩病家庭肠内营养照护者的人口学资料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照护能力在照护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对家庭肠内营养护理的了解程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照护者照护能力总分与照护负担总分正相关(r=0.192,P<0.05),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346,P<0.01),与照护者一般自我效能得分呈现负相关(r=-0.339,P<0.05)。5.克罗恩病家庭肠内营养照护者照护能力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照护者的照护能力得分与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照护者的年龄、情感性负担呈正相关,而与照护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对家庭肠内营养护理的了解程度、客观支持、一般自我效能呈现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质性访谈共提炼出3个主题:○1照护者负向情绪的反应:困惑与焦虑;○2照护知识缺乏:疾病知识缺乏;家庭肠内营养知识缺乏;○3提高照护能力的探索,渴望获得专业指导。结论:1.克罗恩病家庭肠内营养照护者的总体照护水平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2.克罗恩病家庭肠内营养照护者的照护能力与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照护者的年龄、照护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对家庭肠内营养护理的了解程度、情感性负担、客观支持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有关。3.克罗恩病家庭肠内营养照护者对照护能力的自我评价符合实际现状,各项针对性提高照护能力的措施急需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