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阐明香砂六君子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脾虚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以建立的FD脾虚证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从EGC-NGF角度探讨香砂六君子健脾、缓解内脏高敏感的作用机理。方法一、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共纳入FD脾虚证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香砂六君子颗粒,对照组予安慰剂治疗,疗程4周。主要疗效指标为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应答率,次要疗效指标为主要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SF-36量表评分,在用药前、用药2周、用药4周对上述指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二、实验研究采用碘乙酰胺灌胃叠加小平台站立方法建立FD脾虚证大鼠模型。实验期间,观察大鼠一般状态、体重、进食量、饮水量及抓力等一般情况变化,采用蔗糖水偏嗜实验评价大鼠肝郁情况,采用VFH纤维测试评价大鼠内脏高敏感程度。取材后,采用血清淀粉酶活力及乳酸、D-木糖含量评估大鼠脾虚程度,采用HE染色评价各组大鼠胃窦粘膜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GFAP、NGF、TRPV1蛋白在胃窦粘膜的分布情况及平均光密度值,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GFAP、NGF共定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FAP、NGF、TrkA、Akt及 TRPV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一、临床研究1.两组患者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应答率比较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体症状完全缓解3例,占11.54%,明显缓解15例,占57.69%,应答率为69.23%。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占3.57%;明显缓解11例,占39.29%;应答率为42.86%,两组之间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比较(1)主要症状总积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主要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2周后,两组主要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主要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主要症状各项积分比较:治疗2周后,试验组患者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积分(P<0.01)及上腹烧灼感积分(P<0.05)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试验组上腹痛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其余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积分(P<0.01)及早饱、上腹烧灼感积分(P<0.05)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积分(P<0.01)及早饱积分(P<0.05)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试验组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其余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2周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胃脘痞满、胃脘痛、四肢乏力三项症状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80.77%,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比较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积分(P<0.01)及躯体疼痛(BP)、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积分(P<0.05)均有显著提高,对照组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积分(P<0.01)及精神健康(MH)积分(P<0.05)有显著提高。治疗4周后两组之间比较,试验组总体健康(GH)、躯体疼痛(BP)、生命活力(VT)、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五个维度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在试验期间未出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尿、便常规,肝功(ALT、AST),肾功(BUN、Cr)及心电图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二、实验研究1.一般情况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进食量、饮水量及抓力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体重、进食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P<0.01);莫沙必利、中药高剂量组大鼠饮水量显著增加(P<0.01);中药中剂量组(P<0.01)及中药高剂量组、莫沙必利组(P<0.05)大鼠抓力显著增高。2.蔗糖水偏嗜实验造模结束后,各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及糖水偏好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VFH纤维测试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痛觉阈值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P<0.05)及中药中、高剂量组,莫沙必利组(P<0.01)大鼠痛觉阈值均显著增高。4.血清淀粉酶活力及D-木糖、乳酸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活力、D-木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乳酸含量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活力、D-木糖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血清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5.HE染色结果各组大鼠胃窦粘膜结构完整清晰,细胞形态正常,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及深层损伤,无腺体萎缩。6.免疫组化结果大鼠胃窦粘膜固有层可观察到GFAP、NGF、TRPV1阳性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窦粘膜GFAP、NGF、TRPV1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增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胃窦粘膜GFAP、NGF平均光密度值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中药中剂量组胃窦粘膜TRPV1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下降(P<0.05)。7.免疫荧光双标结果各组大鼠胃窦粘膜固有层可见GFAP染色与NGF染色共定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GFAP-NGF共定位产生的黄色荧光显著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GFAP-NGF共定位产生的黄色荧光呈不同程度的减少。8.Western blot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窦组织GFAP、TrkA、Akt蛋白表达(P<0.01)及NGF、TRPV1蛋白表达(P<0.05)均明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GFAP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NGF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中药各剂量组TrkA、TRPV1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中药低、中剂量组(P<0.01)及中药高剂量组(P<0.05)Akt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结论1.香砂六君子能明显缓解FD脾虚证患者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症状,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且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2.碘乙酰胺灌胃叠加小平台站立方法建立的大鼠模型是研究FD脾虚证内脏高敏感机制的理想模型,在该模型大鼠中存在GFAP、NGF共定位,二者共定位蛋白表达及GFAP、NGF、TrkA、Akt及TRPV1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而香砂六君子能降低上述蛋白的表达,以中剂量组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香砂六君子可能通过调节EGC-NGF及其下游PI3K/Akt-TRPV1通路,发挥健脾、缓解内脏高敏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