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器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铜器收藏受到重视,不仅在于其具有物质功用,而且在于它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是古代社会“礼”的象徵。自北宋金石学兴起后,铜器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对铜器的收藏更加重视。此后,金元明清各朝无不宝藏铜器。然而,目前学术界多重视对书画收藏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却较少涉猎以铜器为代表的古器物收藏的研究。部分关注铜器的学者,多将目光投注于北宋宣和时期,明代宣德时期以及清代康雍乾时期的官府收藏,对其他历史阶段铜器收藏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以民间铜器收藏较为兴盛的晚明为研究重点,采用传统考据学的研究方法,并借鉴当代艺术史研究的相关手法,通过对文字资料、图像资料的梳理,试图理清晚明铜器收藏的基本脉络,探讨晚明铜器收藏的基本特征,以及其与晚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分析了晚明铜器收藏的时代背景和收藏人群特征。指出因官方对铜器收藏的不够重视,促使民间铜器收藏群体的崛起,收藏群体相比以往历朝有所拓展。上至王孙权贵、文人名士、下至贩夫走卒,黎民百姓在晚明均有不同程度地参与铜器收藏。2.探讨了晚明铜器收藏的种类及收藏途径。指出在铜器收藏种类上古铜器和当朝制作的铜器都被囊括在晚明铜器收藏之列。收藏途径上更加多元化,多种并存,互相补充。3.研究了晚明铜器收藏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铜器收藏促成了古铜器仿制与生产的兴盛,另一方面推动了古铜器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助于古铜器鉴定走向成熟。更不容忽视的是,铜器收藏对晚明社会不同阶层物质文化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铜器不仅被宝藏陈设,而且成为文人博古雅集时观摩鉴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文人通过把玩鉴赏铜器,寄寓其崇古、尊古的情怀,表达他们的精神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是当时复古思潮影响下的文人的内心世界。整体上看,论文弥补铜器收藏方面研究的不足,揭示了晚明铜器收藏风尚形成的内在动因,其结果可为当代收藏和收藏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