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铜器收藏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oco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器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铜器收藏受到重视,不仅在于其具有物质功用,而且在于它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是古代社会“礼”的象徵。自北宋金石学兴起后,铜器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对铜器的收藏更加重视。此后,金元明清各朝无不宝藏铜器。然而,目前学术界多重视对书画收藏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却较少涉猎以铜器为代表的古器物收藏的研究。部分关注铜器的学者,多将目光投注于北宋宣和时期,明代宣德时期以及清代康雍乾时期的官府收藏,对其他历史阶段铜器收藏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以民间铜器收藏较为兴盛的晚明为研究重点,采用传统考据学的研究方法,并借鉴当代艺术史研究的相关手法,通过对文字资料、图像资料的梳理,试图理清晚明铜器收藏的基本脉络,探讨晚明铜器收藏的基本特征,以及其与晚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分析了晚明铜器收藏的时代背景和收藏人群特征。指出因官方对铜器收藏的不够重视,促使民间铜器收藏群体的崛起,收藏群体相比以往历朝有所拓展。上至王孙权贵、文人名士、下至贩夫走卒,黎民百姓在晚明均有不同程度地参与铜器收藏。2.探讨了晚明铜器收藏的种类及收藏途径。指出在铜器收藏种类上古铜器和当朝制作的铜器都被囊括在晚明铜器收藏之列。收藏途径上更加多元化,多种并存,互相补充。3.研究了晚明铜器收藏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铜器收藏促成了古铜器仿制与生产的兴盛,另一方面推动了古铜器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助于古铜器鉴定走向成熟。更不容忽视的是,铜器收藏对晚明社会不同阶层物质文化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铜器不仅被宝藏陈设,而且成为文人博古雅集时观摩鉴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文人通过把玩鉴赏铜器,寄寓其崇古、尊古的情怀,表达他们的精神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是当时复古思潮影响下的文人的内心世界。整体上看,论文弥补铜器收藏方面研究的不足,揭示了晚明铜器收藏风尚形成的内在动因,其结果可为当代收藏和收藏研究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监护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压力来源,为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减轻或消除其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使用护士压力调查表和压力应对表对监护室护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免疫炎症性
大昭寺二层的一批早期壁画在80年代被文物工作者切割保护后长期处于库房,其储存的74铺早期壁画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东印度波罗艺术特质,其艺术风格对于卫藏地区在后弘初期绘
墓志兴于先秦时期并在北魏得到迅速发展。墓志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逝去生命的总结和赞颂,其史料价值极高,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而作为继前秦后再度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灿烂历史文化的东方文明古国,而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着长达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1078年的建都史,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不仅留下了众多历史古迹更带来了不可
里耶秦简是2002年在湖南湘西龙山县里耶古城的一口井中发掘出土的,数量多达36000多枚。秦简中大部分文字字体属于秦隶,这对于研究秦代文字以及秦文隶变这一文字演进过程具有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佛教第一个繁荣时期,也是青齐地区佛教文化的繁荣时期。北朝时期,青齐地区为山东地区佛教文化的重心,当时造像风气比较兴盛,目前所发现佛像与造像题记数
水陆画这一“宗教人物画”是古代佛教寺院举行水陆法会仪式时,在道场中悬挂祭奉的一种神祗图像,用于追荐亡灵,超度亡魂,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色彩。它是伴随水陆法会的产生和发
<正> 出血热患者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及多尿,少尿期病死率高已引起人们重视,多尿期虽有因电解质紊乱等导致病人突然死亡者,但为数较少,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而顽固多尿的治疗至
敦煌出土的各类写本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书仪因其特殊的写作格式有着特殊的价值,其中以综合类书仪即吉凶书仪的价值更高。本文主要针对敦煌写本中的杜氏书仪进行研究,在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