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广场健身操(舞)作为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健身性活动项目,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之一,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其中,但其理论研究还比较欠缺,对我国广场健身操原创作品的研究还未出现,对全国范围的广场健身操(舞)原创研究更是空白。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发起征集的原创广场健身操(舞)作品为例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本次征集到的原创作品,全面研判目前我国广场健身操(舞)原创作品发展背景与目的、发展现状,并对目前评判标准进行解析,深入剖析我国广场健身操(舞)原创作品的总体特征、主题与风格、器械使用情况、民族特色、场地利用与队形变化、音乐与服装服饰、动作完成、精神风貌与表演效果等问题,力求探索我国目前广场健身操(舞)原创作品中各要素的特色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我国广场健身操(舞)作品的发展对策,以期使广场健身操(舞)原创作品在全民健身热潮中得到可持续发展与推广,为广场健身操(舞)的科学化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结论如下:(1)广场健身操(舞)是指健身爱好者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的操(舞)练习为手段,在公园、广场、体育场、街道、社区等空旷的场地所进行的一种群体性健身娱乐活动。在练习形式上,健身操更倾向于操化类动作,健身舞更行倾向于舞蹈类动作,然而,健身操与健身舞并没有根本的区别。(2)作品涉及人群广,参与人数多,地域分布广泛,可代表目前我国广场健身操(舞)的水平。人群虽以老年人群居多,但呈现多样化,可以使用道具,也可徒手参与;少数民族作品风格的作品呈现出了多民族元素特色和精华;在场地利用上,主要以社区和城市文化广场及公园空地、体育场馆为主。(3)优秀的广场健身操(舞)作品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队形变化形式多样,且表现出很好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队形展示与动作、音乐配合协调;动作特征鲜明,动作特征、音乐风格、服装服饰能很好的表现作品的主题;动作的创编符合队员的运动能力,动作完成和动作的一致性很好;进退场形式上有创意,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眼前一亮的新鲜感;动作布局与分配均衡,时间控制与人数要求满足规则要求。(4)我国广场健身操(舞)原创作品在现阶段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作品的原创性与健身健心性、参与人群的广泛性、音乐与舞蹈类型的多样性、动作编排的艺术性、作品风格的多元性等。(5)征集的原创作品中音乐具有时尚性、流行性和民族性为主要特征;服装、服饰颜色选择上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民族特色为主;在作品编排上,优秀作品的主题表现更加突出,队形变化比较流畅,富有美感,变化次数较多,运动量上符合健身者的身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