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理性与自由的传统确立于古希腊罗马时代,这种传统在根本上确立了以理念世界的理性原则和合理秩序审察、反观、批判现存感性世界的精神,从而在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之间保持着一种必要的张力、紧张和对峙,特别是到了以现代理性为核心的现代社会,理性对感性的压抑越来越显露,导致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困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方面享受工业化带来的富裕生活,一方面又经历了毁灭几千万人的两次世界大战;一方面兴高采烈地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乘坐喷气飞机在全世界周游,一方面又不得不呼吸着已被污染了的空气;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全球每一个边远的角落都分享了繁荣的好处,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看到,一个小国的经济危机也会引发世界经济体系的崩溃。面对种种社会问题的出现,许多学者开始反思理性,开始关注人的非理性的释放。从 19 世纪下半叶开始,克尔凯郭尔、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思想家纷纷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个体体验与感受、意志、直觉等非理性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次非理性思潮几乎贯穿于 20 世纪文学、艺术、戏剧、音乐、诗歌、绘画、雕塑等所有文化领域。与非理性思潮相伴随,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成为反思的对象之一。经济学以“理性人假设”和“自由市场假定”为根基,构建了一个似乎睥睨天下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帝国。在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看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解释经济行为,而且可以解释“语言的进化、出席礼拜频次、死刑、法律制度、动物绝种以及自杀、离婚率等等”,贝克 47<WP=53>尔的分析方法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很多非议,其中最主要的看法是,如果考虑到社会层面的种种影响因素,理性选择就是一个很成问题的概念。非主流经济学家阿克洛夫认为,从心理学上讲,有的人可能做事很有目的性,行为是最大化的,而有些人则可能并不会对事情做出“最大化”反应,尤其是进入某种特定环境后,甚至以不是行为最大化的方式行为。心理学家也根据自己的实验,发现人的决策能力是十分有限的,所有这些都与经济学家“完全理性”和“理性预期”的信念完全冲突。除了经济学自身如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心理经济学对理性选择理论的批判和完善,社会学也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反思。从霍曼斯的人际交换理论到格兰诺维特的网络结构理论再到科尔曼的系统的内部分析理论,逐渐地将社会资本、制度、权力等要素考虑进来,完善了理性选择理论,但由于这些完善都是围绕“理性”所作的一系列修正,并未触及其理论实质,因而仍存在一些不足。这种情况下,感性选择的提出便使理性选择理论有了摆脱困境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从新近出现的经济形式——体验经济中寻求对于“感性选择”这种选择行为的现实确证。通过把握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再到体验经济的变动过程及与此相应的选择行为方式的变化脉络,指明体验经济中感性选择行为的存在。关于这一确证的论证过程主要分为理论阐释、经济类型变动的描述及体验经济的详细分析。1、理论阐释提到感性选择,就不得不涉及感性。感性是人存在的一个方面,人都有着感性生命的要求。人的感性生命是一种自然生命力,感性生命的要求的满足使人快乐,这种快乐是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反应,它是生理的、本能的、自然的感性情感。同时,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的感性生命的内容又有着不同于动物的人的意义。对于感性,许多学科如哲学、 48<WP=54>美学、文学等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社会学理论也是如此,针对“情感”(情感是感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基础)的研究即是一例。 与理性选择理论关注选择结果不同,感性选择主要是针对选择过程的意识活动过程来提出的。拿弗洛伊德提出的“自我、本我、超我”做比较,非理性主义比较关注“本我”的本能关怀,理性选择学说比较关注“超我”的理性张扬,感性选择学说则开始关注“自我”的现实形态。在感性选择学说中,感性介于理性与反理性之间,理性是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逻辑过程,反理性是一种本能,是人未能自我意识到的层面,感性则是人能自我意识到的感觉的综合。另外,感性又是具体的、历史的,它遵循一种具像化的思维,并有自己的时空形式,其逻辑是实践的模糊逻辑。 2、经济类型变动中的选择方式 农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一阶段的人们主要以手工劳动为主,生产力水平低,劳动形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劳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简单,合作较少,较少发生交换关系,因而农业社会里人们的选择方式普遍具有“遵从、约束”的特征。对此,孔德、斯宾塞、涂尔干等都分别撰文作了论述。 19 世纪最后 30 年发生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革命,实现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进入了工业社会。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便是“理性化”:社会发展理性化、社会秩序理性化、市场行为理性化、组织形式理性化,伴随这一理性化进程,逻辑计算逐渐成为个人选择的特征。 服务经济的真正出现没有明确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