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2.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情况。3.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抑郁情况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及参考。方法:应用描述性及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选择于2009年9月~11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52例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应用了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透析年限、经济状况、原发病等: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状况;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调查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选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评估,描述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抑郁情况及它们的影响因素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与抑郁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调查完整有效病例49例。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61.2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及费用报销比例方面具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在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透析史及原发病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平均得分为70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在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透析史方面自我管理总水平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在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费用报销比例及原发病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因子得分情况:液体和离子的限制行为72.52分,饮食量的管理行为64.32分,日常活动和爱好63.65分,病情监测与心理调节行为76.24分。4.相关性研究,抑郁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日常活动和爱好、病情监测和心理调节行为呈负相关(P<0.01),抑郁与液体和离子的限制行为,饮食量的管理行为无相关性(P>0.05)。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总水平呈中等水平。3.自我管理行为各因子水平高低不等,其中液体和离子的限制行为以及病情监测与心理调节行为两因子处于中等水平,而饮食量的管理行为、日常活动和爱好两因子处于较低水平。4.抑郁症状越重,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越差,尤其影响其日常活动、病情监测和心理调节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