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变迁,农村中出现大量富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向二三产业转移。但农村中的女性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劳动力在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表现出滞后于男性。因此,在农业生产劳动力方面,男性劳动力比重不断降低、女性劳动力比重逐渐增加,女性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农业生产和农业劳动,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的趋势日益明显。同时在全国各省份中,安徽省农业女性化趋势表现尤为明显,在农业生产中女性劳动力数量已明显多于男性,农村女性劳动力已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而农业女性化这种趋势必然会对农业生产以及未来发展、农村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本研究主要利用六普数据对安徽省的农村劳动力以及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性别结构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为进-步了解在从事第一产业中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参与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形式对安徽省八县一区进行实证调研,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妇女生产意愿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此来探讨不同因素对农村妇女生产意愿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价值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性别结构及变动趋势。通过五普、六普数据分析发现,安徽省在总人口就业中,男性就业的比例逐渐增加,而在农林牧渔业就业中,男性的比例在逐渐降低,而女性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加大且多于男性,可见,安徽省农业女性化趋势明显。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安徽省农业女性化的成因和影响。在对安徽省农业女性化的成因分析上,本文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农业女性化趋势形成的三个原因:农村女性知识结构因素、女性自身因素、家庭理性选择因素。在对农业女性化影响的研究上,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从两个方面重点阐述:一是农业女性化存在降低农业生产率的风险;二是农业女性化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安徽省农业女性的参与现状。在对安徽省农村1367位从事农业生产的女性调查结果来看,安徽省农村女性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龄基本上在65周岁以下,且连续从事农业生产时间较长,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农业科普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培训等困境。第五部分主要针对农业女性的参与意愿进行研究。此部分是论文的研究重点。影响农村女性从事农业生产意愿的因素有很多,在个体特征中主要有年龄、身体健康状况、连续从事农业生产时间以及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情况这4个变量;在家庭特征中家庭总收入、家庭农业收入、家庭农业生产成本、种植农作物品种、数量决策这4个变量对女性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在外部环境特征中,周围土地流转情况、耕地分布状况以及农业生产方式这3个变量对女性从事农业生产意愿有显著影响。第六部分为结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