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高度异质性疾病,具有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高风险。我们应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对8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blasts,RAEB)患者的CD34+造血干/祖细胞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我们一共获得105个体细胞突变和96个突变基因,ASXL1、STAG2、TET2和TP53等4个基因具有重现性。碱基突变谱的分析显示,MDS与AML具有相同的碱基置换、单碱基和三联碱基突变模式,为RAEB是“白血病前期”这一理论提供了直接客观的依据。克隆分析的结果显示6例RAEB患者存在主克隆和亚克隆峰,而且90.6%的突变基因都存在于主克隆中。当我们研究致病克隆在CD34+以及CD34-细胞中的突变频率时,发现在5例RAEB患者中,部分或全部存在于CD34+细胞中的突变并没有随细胞分化至下游成熟阶段,显示出MDS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异质性。在扩大样本的研究中,我们分析了39个MDS分子标志基因在196例各类型MDS患者中的基因突变谱,至少检测到1个突变的患者占74.6%(145/196),突变比例在RAEB中远高于RCMD(91.0%vs.55.8%),反映了RAEB具有较高的突变负荷,可能是RAEB患者临床预后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与AML突变谱的比较中,我们发现MDS患者中,KRAS/NRAS、FLT3和KIT等活化信号分子以及NPM1、IDH1/IDH2的突变率远低于AML,而剪接体基因家族的突变率明显高于AML,揭示了两者在基因突变谱之间的异同点。最后,我们发现分子标志基因的突变具有临床预后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依据分子标志(M-based)和IPSS-R-M两个预后分层体系,为临床诊断和分层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