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是由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轨迹所证明的一条原理。出版产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我们出版产业在这场即将面临的人力资本投资战役中的特殊地位。出版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有利于社会劳动者快捷、准确地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为提升社会整体人力资本禀赋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在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出版业公共服务进行实践和理论上的梳理又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对出版业公共服务展开研究:第一章“绪论”:出版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有利于社会劳动者快捷、准确地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为提升社会整体人力资本禀赋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在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上出版业公共服务发展的需求和理论上出版业公共服务理论梳理的需求是当前书业公共服务研究的两个迫切问题。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分析了出版业公共服务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对国内外公共服务理论及出版业公共服务研究状况进行了述评,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公共服务与出版业公共服务内涵界定”:从公共服务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出发,笔者对出版物的属性进行了新的剖析,指出出版物的“多元属性”,即出版物的属性绝不是“意识形态性”和“产业性”的“二元对立”,而是在两重属性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公共空间。并且从出版物的属性、政府职能、服务的特性及公共领域等四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出版业公共服务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轨迹”:从出版行业行政管理主体的探讨入手,梳理了出版业行政管理的历史变迁,并对出版业公共服务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做出了详细的阐述。第四章“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理论阐述了出版业公共服务的必然性,社会基础及重要性,同时对西方发达国家出版业的公共服务模式作了分析比较,以资我们业内人士借鉴。第五章“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的社会实践体系”:对出版业公共服务建设中政府职能的详细分析以及地方政府介入出版业公共服务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出版业公共服务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变迁、供给方式、财税支持、绩效评估、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均做了深入探讨。第六章“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的现状和未来”:对农村书屋、重点出版工程、全民阅读工程、少数民族出版工程、文化环保工程做了相关介绍,运用调查、案例的方式对这些工程做出了深入的剖析。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出版业公共服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对出版业公共服务的未来走向做出了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