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铬渣是铬矿冶炼废渣,属危险废物,其危害主要源于所含有的Cr(Ⅵ),本研究以包头市韩庆坝历史遗留铬渣为对象,通过静态实验室容器式浸出实验,研究了铬渣中Cr(Ⅵ)的浸出特性;在颗粒不变未反应芯模型基础上,探讨了酸溶性Cr(Ⅵ)在硫酸溶液中的浸出动力学;最后研究了固液混合相还原解毒工艺条件下,解毒工艺参数。分别得出以下结论:1.pH值是影响铬渣中Cr(Ⅵ)浸出的主要因素,在酸性条件下,Cr(Ⅵ)更容易浸出。浸出液的pH值与铬渣的碱度和浸取剂的种类、初始pH值有关。醋酸缓冲液对铬渣的中和能力是最强的,硝酸-硫酸混合酸和去离子水体系对铬渣的中和能力区别不大。2.随着液固比的增加,三种浸取剂中Cr(Ⅵ)的浸出总量均在增加,由于液固比增大带来的稀释作用,Cr(Ⅵ)的浸出浓度逐渐降低。3.随着浸取时间的增加,浸出液中Cr(Ⅵ)的浸出浓度逐渐升高。Cr(Ⅵ)从铬渣中浸出是一个很快达到平衡的快速过程,总体看来,不论浸取剂为何种类型,一般浸出8~10小时即可达到浸出平衡,此后浸出速率极为缓慢,几乎不再浸出。4.不同无机钠盐浸取剂对铬渣中Cr(Ⅵ)的浸出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对铬渣Cr(Ⅵ)的浸出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当阴离子浓度为1mol/L时,Cr(Ⅵ)浸出率分别达到56%和77%,远大于Cr(Ⅵ)在去离子水中的浸出率(34%)。Cr(Ⅵ)的浸出率随碳酸盐和硫酸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浸出曲线符合Langmuir等温式,浸出机理为离子交换,离子交换常数可作为盐溶CrO42-能力的量度,碳酸钠对Cr(Ⅵ)的浸出能力强于硫酸钠。5.水溶性Cr(Ⅵ)在水中的浸出为单纯的溶解过程;酸溶性Cr(Ⅵ)在硫酸中的浸出是液固两相化学反应,它的浸出受到内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9.32 KJ/mol,硫酸浓度的增加和粒度的减小都能显著提高浸出速率,通过数据拟合得到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的经验公式6.在固液混合相还原解毒工艺条件下,硫酸添加量是影响Cr(Ⅵ)浸出率的关键因素,其次为铬渣粒度。并且最佳解毒条件为硫酸添加量为0.245ml/g、粒度为-160目、液固比为3:1、浸出时间为5h、硫酸亚铁按1.2倍理论值加入的条件下,解毒效果良好,解毒铬渣达到进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