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同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体(胶束、囊泡、微乳液、溶致液晶等)的构建一直是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伴随着绿色化学的形成和发展,清洁介质(水、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等)已经成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在清洁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体的组装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对于获取许多物理化学过程的详细机理,开拓创造新物质与新材料的崭新的发展空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鉴于此,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相态观察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压缩CO2对离子液体硝基乙胺在TritonX-100反相胶束中增溶作用,并运用UV-vis光谱研究了CO2膨胀反相胶束的性质。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压力范围内压缩CO2可大大增加反相胶束对离子液体硝基乙胺的增溶能力以及反胶束的形成很容易被压力所控制。(2)25℃下,通过相态,紫外光谱以及动态光散射方法,研究了正丁醇对离子液体([Bmim][BF4]),在环己烷/TritonX-100/ [Bmim][BF4]微乳液中增溶量的影响。与[Bmim][BF4]/TritonX-100/环己烷体系的相行为相比,说明了正丁醇的加入有利于单相微乳液的稳定性,扩大了其单相区。紫外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相微乳液的形成。随正丁醇的加入, [Bmim][BF4]在微乳液体系的增溶量增加,这一点由DLS实验进一步证实。为此,建议了正丁醇的加入离子液体增溶量增加的可能机理。(3)利用旋滴法,研究了添加物(聚丙烯酰胺、氯化钠以及碱)对复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十六烷之间界面张力的影响;通过滴体积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复配物之间的表面张力,确定了临界胶束浓度并研究了其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混合体系中能够出现超低界面张力行为,并且混合体系的胶束化过程是熵驱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