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案件报道中当事人的权利及其保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or025castor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被追诉人,还是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都应该受到权利的保护,这不仅是法律的明文规定,更渗透着天赋人权的法律思想。被追诉人虽然受到了国家的公诉,但仍然享有人格的尊严和法定的权利。被害人作为权利受到侵害的主体,身心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侵害,在刑事诉讼中更应该受到保护和尊重,避免他们受到二次伤害。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的相关权利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在刑事案件报道中,媒体应该恪守职责,尊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的权利。现实中,媒体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和相关人格权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在媒体的新闻报道权和当事人权利之间做出平衡,是应该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刑事案件报道中当事人的权利保护为主题,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在引入刑事案件报道的过程中,分析被追诉人、被害人的相关权利,包括诉讼权利以及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民事权利。第二部分阐述当事人权利保护的法理基础,系统分析当事人享有的要求公正审判的权利和人格权利,并进一步分析媒体所享有的知情权和公正审判权、知情权和人格权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阐释刑事案件报道中损害当事人权利的现状,分析刑事案件报道中的异化现象,包括违背新闻真实进行不负责任的报道,刑事案件报道妨碍司法公正,刑事案件报道侵害当事人民事权利。并分析刑事案件报道异化的原因,包括经济利益的驱动、法律规范的空白、法律传统的影响、法律意识的缺失。第四部分阐释刑事案件报道中媒体的报道原则和权限。论述媒体依法、真实、全面均衡、无罪推定、报道与评论相分离的报道原则,并系统分析英美两国对媒体报道刑事案件的限制,以期对我国媒体报道实践提供参考的依据。第五部分阐释刑事案件报道中媒体对当事人权利保护的完善。应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媒体自律,推动制度创新。第六部分阐释刑事案件报道中当事人权利受侵害的救济。当刑事案件报道侵害当事人的权利时,当事人可以寻求救济,包括刑事上的和民事上的救济,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其他文献
中国自古就有“崇礼尚德”的传统。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行为规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表达彼此善良愿望与美好情感的纽带的作用。礼仪不仅仅可以表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更
由于两权分离,财务会计报表成为上市公司现有股东、债权人及其他相关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最直接的途径。分析财务报表可以将财务数据转换成有用的财务信息,帮助使用者评价公司
以男性性自主权为本体对象,横向、纵向地了解我国与其他各国对其在立法上的保护及其反映的立法意志;分析并总结了学者及大众的观点和观念,结合理论与现实所需,论证男性性自主
盗窃罪作为古老的侵犯财产犯罪,一直倍受刑法学界的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盗窃罪所具有的较强的社会危害性,不断给社会造成各种不稳定的因素,更是因为盗窃犯罪行为极具复杂性,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力量,也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关注对象。从1993年和2005年两版公司法的量身定制,到金融、证券等资本市场的极力配合,再到2003年成立国有
胆木是重要的黎族药用植物,经过6年的野生引种栽培技术研究,结果显示,胆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良好的抗逆性,在五指山地区生长良好,大田种植前三年生长年平均胸茎达4.3cm,以后生长加
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是为使案件达到起诉要求而在原侦查基础上进一步查清事实、补充证据的侦查活动。由于在立法上存在缺陷、在实务中操作不当,审查起诉阶段补充侦查未能充
随着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启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的文化传播战略也应运而生。以中医(汉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医学文化无疑成为文化传播过程中实用性最强、传播速度最快的部
会议
采用真空热压法原位形成强化相Al2O3,制备出Al2O3颗粒增强Ti2AlN基复合材料。对热压态复合材料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弯曲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不同的应变速率对弯曲性能的影响
<正>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十一五"期间在全省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农家书屋29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