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佩甫关注底层人民的现实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怀着深切的悲悯之情执笔塑造了在怨恨中挣扎的悲凉人物群像。用人在环境场中的遭遇与精神世界生成之间的联系来揭露怨恨情绪的社会根源,在怨恨的书写中倾注了自己的忧虑、理性反思及感同身受的关切,以怨恨透视时代、表现复杂人性、书写人们的心灵病态。在怨恨情绪的发芽、生长中思考健康生活环境的重要性,从怨恨情绪的发泄、转化中反思人性的阴暗及复杂。本文从文本中体现出的个人怨恨、家庭内部怨恨和群体怨恨三种怨恨形态来深入作品。探索作品中人物心理异变,探究作品中默认社会秩序、原生家庭、物质匮乏及经济的发展等现实生存状况与怨恨情绪生发的关系。探析文本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权势、传统伦理、对不良现实境况的怨恨,对城市的怨恨等底层之恨。作者从个人怨恨产生的原因透视社会弊病,人物因压迫、嫉妒和失去爱而产生怨恨并逐日加深。作品中个人怨恨背后是难以彻底摆脱的压迫侮辱及无法释怀的情感纠葛所带来的个人悲剧,这怨恨在成为他们前进力量的同时,也带走了他们心中的良善与正义。在怨恨丛生的家庭中,爱情、亲情都在怨恨中被异化,夫妻在怨恨中争斗,亲子之间因失去面子、因爱的缺乏等等原因而产生怨恨。家庭怨恨中常裹挟着巨大生存压力,在怨恨中,家庭成员用争斗、打压及叛逆的方式释放怨恨,发泄对现实的不满填补爱的缺失。亲密的乡村社群中的民众因为嫉妒钻挤、他人不讲人情而产生怨恨,将仁义道德作为评价怨恨对象的工具,怨恨情绪在群体中不断传染导致了恶意及兽性的四处散发,给怨恨对象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作者表现了欺软怕硬的民性,批判了众人在怨恨中的失智及人性的残忍与丑陋。作品中的怨恨与人性中的恶、狡猾、狠厉、自私相勾连,使怨恨者内心变得阴暗扭曲而不自知。怨恨情绪侵蚀正常神经使他们常常失去把握自身存在的能力,无法在与他人的比较之前确认自身的本源价值,难以切实实现自我的人生意义,无法拥有真正幸福的生活。个人生活经历令李佩甫一直力图贴近人的生活本相,在对底层生活的关注中识别到了对人毒害甚深的怨恨心理并期望能对其进行清理。他试图超越怨恨使民众摆脱比较之渊、远离生活苦难,但在文本中又屡试不得,令作品中弥漫着深沉凝重的意味。他在对社会精神生态的建构中怨恨权势、惯例准则及人性弱点的根深蒂固无法改变,在对怨恨的书写中审查内心使得自己对城市的怨恨有所消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