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金属粉末在压制时往往会由于工艺参数,温度等条件的影响,造成加工生产后的粉末冶金制件无法维持其最初粉末特有的小尺寸效应优势,造成产品性能降低。旨在通过控制压制工艺下的粉末微观组织晶粒尺寸以便获得更高产品性能的粉末冶金制品。通过MSC.Marc有限元软件进行粉末压制微观组织数值模拟,获得演变规律。基于添加石墨烯的金属粉末基体,研究了压制过程中的加载工艺与微观组织的变化关系,探究其含量对压制时微观组织晶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7214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粉末在压制时往往会由于工艺参数,温度等条件的影响,造成加工生产后的粉末冶金制件无法维持其最初粉末特有的小尺寸效应优势,造成产品性能降低。旨在通过控制压制工艺下的粉末微观组织晶粒尺寸以便获得更高产品性能的粉末冶金制品。通过MSC.Marc有限元软件进行粉末压制微观组织数值模拟,获得演变规律。基于添加石墨烯的金属粉末基体,研究了压制过程中的加载工艺与微观组织的变化关系,探究其含量对压制时微观组织晶粒尺寸影响,从而获得最优的晶粒细化效果。得到如下结论:(1)采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结合该软件中自带的Yada晶粒模型,对粉末压制进行了微观组织变化模拟。压制结束后金属粉末的晶粒均发生细化,整体来看压制时的侧边挤压摩擦处往往细化较为明显;相同压制条件下铝的晶粒尺寸细化程度最大,晶粒细化从顶部、底部、侧上依次发生。颗粒自身内部形变对晶粒尺寸变化基本没有影响;孔隙致密过程的动态非线性挤压碰撞相较于初始接触挤压更有利于晶粒细化程度的提高。(2)为研究压制工艺对微观组织影响,改变加载条件发现金属粉末压制时随着速度的增大,晶粒细化尺寸越来越小,晶粒尺寸变化较低的金属粉末受速度影响变化幅度较大;速度范围1~100m/s来看,1-10m/s细化最为明显;加载的轴向应力越大其晶粒尺寸细化的越好。随着压制应力的增大,其摩擦系数对晶粒尺寸的影响趋势逐渐消弱。摩擦系数在0.05-0.1之间时,晶粒细化尺寸整体呈睡倒的“S”形降低先缓后急;当粉末达到45℃左右时其细化效果最好,相同热膨胀系数下,随着初始温度的升高,压制后的晶粒尺寸增大,但初始温度超过150℃时晶粒尺寸随热膨胀系数不降反有缓慢上升趋势。(3)为探究石墨烯在粉体压制过程中的作用,建立了石墨烯与粉末密排结合的有限元模型。含有石墨烯组明显晶粒尺寸更小。石墨烯位置与加载应力方向一致时,其微观组织晶粒尺寸最小;通过包覆模型计算公式知本次的二维模型全覆盖需要12片石墨烯,代表其在粉末中的最大分散量0.15wt%;石墨烯会改变局部摩擦特性,使压制温升会整体降低,且热传导更均匀。未被包裹处的局部摩擦力会超过单一粉末的摩擦力,且温升更高;随着各组混合粉末石墨烯添加量的增加,第1~9组粉末相同应变下,轴向应力是上升的,第11组即覆盖率90%时反超了第12组覆盖率100%的轴向应力。(4)对制备的复合材料分析发现成型状况:Fe>Al>Ti6Al4V。球磨后的粉末粒径缩小至75%,混合粉末中石墨烯存在形式有机械啮合包覆与静电吸附两种;随着质量分数的提高在0.01-0.125wt%之间内部变形最大。通过实验与模拟拟合曲线得出,石墨烯添加量在0.1125%覆盖率75%,内部组织细化最佳。超过后尽管尺寸不如之前,但细化的范围有增大趋势,分布更加均匀。
其他文献
柱壳外爆断裂存在多种断裂模式的竞争与耦合,其控制及影响因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于韧性金属柱壳在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膨胀碎裂过程中的破坏机理与碎裂行为不仅在碎片型杀伤武器设计及防护工程有着重要应用及意义。而且也一直也是作为相关武器设计研究人员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绝热剪切敏感TA2工业纯钛柱壳在不同爆压下开展碎裂实验,通过对实验软回收碎片的宏观分析、微观分析,以及柱壳碎裂过程中的组织演化分析,探讨金属柱
随着我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规划和“八横八纵”铁路网规划的出台,我国高速列车发展正值蓬勃之际。而空心车轴是高速列车的关键零部件,目前国内外主流成形工艺是精锻成形,该工艺生产高速车轴存在成本高、材料利用率低、成形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等缺点,且核心技术主要为法国、德国、日本等垄断,我国曾尝试楔横轧生产车轴,由于面临着设备体积大、模具通用性差等缺点而难以实施。变辊距三辊斜轧工艺可以在保持模具高通用性
专利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专利数量和质量在某种程度上是科技实力的象征。知识创新让国家或企业间的核心竞争力更具优势,这大大驱动了专利的增长。如何从海量专利文本中获取有价值信息成为一个难点。深度学习作为一种通过不断学习样本数据的内在规律来获得文本信息的技术,已经在文本信息挖掘领域获得许多成果。因此本文尝试在大数据分析的视角下,通过对海量文本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结合深度学习的算法,来挖掘专利信息中的技术创新
薄膜材料在很多领域有着重要应用,获取薄膜的力学参数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仪器仪表无法适用于薄膜材料的表征,这对薄膜力学参数的获取提出了挑战。而现代发展起来的光测力学方法能进行微纳米尺度的形变测量,可以有效的测量材料微尺度的力学参数,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光测力学方法需要结合显微镜来完成测量,但是光学显微镜存在镜头畸变,对测量结果有较大影响,必须矫正镜头畸变引入的误差;光测力学方法需要在试件表面制备变形
金属柱壳爆炸膨胀断裂机制及其对碎片分布、特征尺寸的影响是应用物理、力学、兵器工程等领域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但目前除数值模拟外,考虑断裂机制的简单二维碎裂模型尚未出现。本文开展了TA2钛合金开口柱壳在不同装药条件下的爆炸碎裂实验研究,通过对软回收碎片的质量、尺寸统计及微观分析,探讨金属柱壳外爆断裂模式及二维碎片分布规律。(1)对爆炸实验(爆压约7-29GPa)软回收的TA2钛合金开口柱壳碎片进行观察
服务等待时间是影响医疗领域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采用预约均衡就诊负荷,可以减少患者服务等待时间。目前相关预约研究主要集中在单阶段服务,但在医疗系统中也存在多阶段服务问题,由于涉及多个服务阶段,其预约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更高,一方面需要考虑各阶段实时服务状态,为其推荐最佳的就诊路线,减少服务等待时间,另一方面需要及时反馈预测患者总逗留时间,减少患者对等待时间不确定性的未知焦虑,
室温下,镁及其合金的成形能力较差,孪生作为主要的变形协调机制,在镁合金塑性变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般情况下,粗晶粒内的孪生会在剧烈塑性变形过程中逐渐演化成具有光滑平直边界的项链状孪生再结晶结构,它是一种晶粒细化及取向优化过程,会使得应变硬化速率急剧下降,以此提升材料的强韧性。本文在实验过程中选择了常见的铸态AZ31镁合金作为原材料。在温度为300℃条件下,对铸态AZ31镁合金板材进行了轧
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担负计算、信息存储和制图等项工作,提高设计效率。但传统CAD制图过程是在完全虚拟且脱离实物环境中进行,对于设计人员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制图难度较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制备人工骨支架用于修复骨缺损在未来是一种潜在可行的方案。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应当具备互联的孔隙结构以满足营养物质的运输和交换,同时具备一定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以满足修复骨缺损部位。作为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挤出式3D打印由于其简便的工艺和低廉的价格而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通过挤出式3D打印制备的支架具备可控的互联孔隙结构,能够很好的满足骨缺损修复需求。在众多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平顶光束被发现以来,其独有的特性就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并将其应用到诸多领域。目前已应用于激光材料处理及相互作用研究、光纤注入系统、光学数据及图像处理、光刻、激光材料热加工、微操纵、光学生物医学和军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如何产生形状以及光斑尺寸可控的平顶光束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在众多光束整形技术中,基于自适应光学的整形技术不仅能够实现不同形状、尺寸的平顶光束整形,还能够校正光束系统中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