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B胁迫对粘虫生长发育及保护酶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syysy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模拟沈阳地区UV-B辐射增强,设置3个UV-B辐射强度梯度:处理1(相当于增加1.21KJ/m2UV-B辐射,沈阳地区臭氧衰减5%),处理2(相当于增加2.34KJ/m2UV-B辐射,臭氧衰减10%),处理3(相当增加4.25KJ/m2UV-B辐射,臭氧衰减15%)。在实验室条件下连续照射三代粘虫,研究不同辐射强度下其生长发育情况的差异性;不同辐射强度下粘虫体内三种保护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POD(过氧化物酶)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一、UV-B辐射增强对粘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各个生物学特征值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强度的UV-B辐射均能够刺激粘虫产卵,伴随着世代的递增,产卵量有上升趋势。其中处理2对粘虫的单雌产卵量的刺激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达到了对照的两倍以上,因此处理2是粘虫感受最敏感的辐射强度。各个处理均能降低粘虫的雌雄性比,表明UV-B辐射能影响粘虫的性别分化,其中处理2表现明显差异。不同强度的UV-B辐射均降低粘虫的孵化率,但各个处理与世代之间无明显规律性。 二、UV-B辐射增强对粘虫体内保护酶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粘虫不同龄期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变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OD活性与虫龄呈负相关,随着虫龄的增大,SOD的活性逐渐下降,经过UV-B辐射处理后,幼虫的SOD活性高于未经UV-B辐射处理的正常虫体,其中处理2与对照表现差异显著。粘虫体内的CAT活性与虫龄呈正相关,随着虫龄的增大,CAT的活性逐渐上升。经过UV-B辐射处理后,幼虫的CAT活性高于未经过UV-B辐射处理的正常虫体,粘虫体内的POD活性的变化呈中间高,两边低,其中四龄虫体活性高于其他龄期幼虫。经过DPS软件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经过UV-B辐射处理后,幼虫的POD活性低于未经过UV-B辐射处理的正常虫体。 三种辐射强度的UV-B对粘虫体内的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动态表明,SOD活性随着世代的递增,基本呈现出第一代与第三代均低于第二代,其中处理1对五龄粘虫幼虫的SOD活性变化呈第一代与第三代均高于第二代的趋势。随着世代的递增,粘虫的CAT相对活性提高,POD相对活性与世代变化无明显规律。
其他文献
由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难以防控,存在很多管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安全隐患。本文主要针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Due to the difficu
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Foc)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真菌病害,已经对我国乃至世界香蕉产业造成重大影响。香蕉枯萎病菌有4个生理小种
本论文利用番茄、茴香、莴苣、荆芥等害虫很少取食的栽培蔬菜的挥发性提取物为材料,从昆虫与植物化学通讯的角度考虑,通过田间和室内一系列试验,初步研究了十字花科重要害虫菜粉
本文主要调查了江淮棉区棉大卷叶螟的寄生性天敌种类,并研究了其优势天敌-卷叶螟绒茧蜂的生物学习性和寄生行为,同时对不同品种棉田棉大卷叶螟与天敌发生动态及其优势天敌-卷
小麦条锈病是由小麦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在中国的危害尤为严重。由于该病害具有流行频率高、爆发性强、发生范围广和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