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2A蛋白表达与传统临床病理特征对早期乳腺癌预后影响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qi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是肿瘤细胞增殖的标志。目前其运用最广泛的检测方法为免疫组织化学法(IHC),但是TOP2AIHC的界值没有统一的标准,且其预后价值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确定中国早期乳腺癌患者中TOP2A蛋白的预后界值并研究TOP2A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84例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资料。应用X-tile软件计算TOP2A蛋白表达的预后界值,分析TOP2A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参数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法来评估TOP2A蛋白表达对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survival,DFS)的影响;采用Cox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对1084例患者预后资料分析,应用X-tile软件计算出TOP2A的最佳临界值是15%。依据此临界值,将所有患者分为TOP2A高表达组603(55.6%)例和TOP2A低表达组481(44.4%)例。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OP2A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r=0.59,P<0.001)、肿瘤大小(r=0.15,P<0.001)、Ki67(r=0.83,P<0.001)、HER2阳性表达(r=0.24,P<0.001)呈正相关,与激素受体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40,P<0.05)。Kaplan-Meier法分析表明,TOP2A高表达组乳腺癌患者的DFS(P=0.001)和OS(P<0.001)显著降低;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TOP2A高表达是影响Ⅰ-Ⅱ期乳腺癌患者 DFS(HR=1.72,95%CI=1.13-2.59,P=0.01)和 OS(HR=3.53,95%CI=1.53-8.23,P=0.00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OP2A蛋白表达水平与激素受体、HER2状态、Ki67、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TOP2A蛋白高表达是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高脂血症(Hyperlipidaemia)常指血脂水平异常,是近年来发病率大幅度上升的一种脂质代谢紊乱性疾病,可引起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危害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临床上已有的降血脂药物副作用较为明显,不适于人们的长期使用。微生物历来都是新药发现的重要源泉,而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是一个目前尚未开发的新药源泉,非常值得深入挖掘。由于肠道菌群种类庞大,且绝大多数难以人工纯培养,目
枸杞子作为著名药食同源物质,随着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病虫害现象逐年加重,致使农药使用种类增多和剂量加大,造成了枸杞子农药残留现象严重。有关枸杞子药材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农药残留限定标准等已有大量报道,但对枸杞子提取物农药残留检测及加工过程中的农药残留转移行为尚未见报道。因此,探究枸杞子不同提取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农药残留转移行为,以及对不同工艺制备产品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
目的:探讨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病的基因突变类型与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纤维蛋白原替代治疗情况。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146例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活性(FIB:C)和抗原(FIB:Ag)等。共采集到98例患者
背景:梅毒是我国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居全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第3位。其临床表现复杂,分为一期、二期、三期、隐性和胎传梅毒;其中三期梅毒为晚期显性梅毒,可损害心血管、眼和神经系统等,危害极大。既往研究显示,梅毒具有空间聚集性,但未见对三期梅毒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全国性病病例报告中也未开展神经梅毒病例的报告,缺乏神经梅毒发病率及疾病负担数据。因此研究三期梅毒时空流行规律和神经梅毒疾病负担是梅毒研究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Ma)为列当科肉苁蓉属根寄生植物,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和润肠通便等功效,是我国传统补益类中药材。近年来肉苁蓉的市场需求剧增,野生肉苁蓉资源濒临灭绝,栽培肉苁蓉是解决肉苁蓉野生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肉苁蓉特殊的生长发育特性以及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影响,接种寄生率较低,栽培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种子量大,造成种植成本高;并且栽培管理粗放,缺乏水肥管理经验,
背景:通过不同方式改变人类多能干细胞在干细胞培养阶段和向造血分化阶段的细胞状态,可以深刻改变其造血分化的进程,也是探索其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的重要途径。我们试图采用外界刺激(纳米材料培养)和改变转录谱(改变信号通路和基因表达水平)等方式分别对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s)造血发生前和向造血分化过程中两个阶段实施干预来揭示深刻影响造血分化效率的调控机制,并试图找到能有效促进造血分化效率的方式。干细胞微环境
缺血性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半暗带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抢救的关键区域,在分子水平上对半暗带进行表征尚未能实现。缺血性脑卒中在治疗上仍缺乏理想的药物。脑卒中治疗候选药物CZ-7是黄皮茎枝提取物ClaulansineF的衍生物,其在脑内分布、代谢过程、代谢产物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质谱成像技术是新兴的药物代谢组学分析手段。对卒中脑组织进行质谱成像代谢组学分析时,由缺血损伤引起的功能代谢异常
背景与目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炎、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常伴随心脏功能障碍,心肌细胞损伤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抑制氧化应激、钙超载、心肌细胞凋亡等,继而改善心脏功能紊乱,是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热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甲硫氨酸代谢过程产生的含硫非必需氨基酸,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持久的血清高浓度Hcy可诱导氧化应激及心肌细胞
背景:大量失血极易引起失血性休克,其治疗的关键措施是及时进行液体复苏,恢复循环血容量和氧供。羟乙基淀粉(hydroxydthyl starch,HES)是临床上常用的复苏液之一,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无法为组织器官供氧。血红蛋白类氧载体(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HBOCs)是一类由无基质血红蛋白(hemoglobin,Hb)通过化学修饰等
目的:肠道损伤是大剂量电离辐射(IR)照射后患者于第一周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盆腹腔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的主要副作用。黄芩素是一种植物源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抗凋亡、抗炎症等机制缓解多种疾病损伤。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黄芩素对电离辐射诱导肠道损伤的防护作用,并对其辐射防护机制进行了探究。方法:在细胞水平,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和不同黄芩素给药浓度对鼠小肠上皮细胞(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