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后,文化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概念,为国际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当前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势头强劲,欧洲、美洲、东南亚都是区域合作成功的典范,相比之下东北亚区域合作进程缓慢,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意图从文化认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目前国内尚没有专门研究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文化认同的著作,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文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文化认同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第一部分,论述文化认同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从普遍意义上的和特定的国际关系领域的两个角度对文化和认同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具体阐述了文化认同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促进区域组织的形成,维持区域和平稳定。具有文化共性的国家更容易形成区域组织,发展区域合作。文化认同能够调和区域内部国家间的利益冲突,为国家间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维护区域的和平稳定。第二,加强成员国间的合作,实现区域的发展。文化认同以其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粘合力推动区域合作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通过对身份界定的影响,促进国家间共同利益的产生,为区域合作增添动力。文化认同能够增进国家间的相互信任,降低了区域合作的风险和跨文化合作所必需的的磨合成本,同时能够调动区域内一切资源为区域发展服务。第三,促进区域内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基于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文化认同能够促进各民族国家对区域内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区域内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不仅能够推动区域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而且对于抵御外部文化霸权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阐述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文化认同状况。首先文章对历史上的东亚文化圈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包括汉字、儒学、佛教等东亚文化圈的共性要素在古代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的传播发展情况的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对东亚文化圈内的华夷秩序和朝贡——册封体系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其次,阐述当代东北亚文化认同的现状,汉字、传统习俗节日、儒学思想依然在中日韩三国得到不同程度的保留和发展。最后,从四个方面指出当代东北亚文化认同水平低下的表现。第一,传统文化资源的争夺。具体表现为中韩两国对端午节申遗事件的争论。第二,历史研究领域的分歧。矛盾主要集中在东北工程问题和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上。第三,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韩国对外大力推广“韩流”文化,同时对国内文化市场实行保护主义,抵御外来文化产品。第四,区域内部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主要是中日两国在东北亚文化历史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身份的不断转换,以及两国间的历史恩怨,造成了两国对东北亚文化话语权的争夺。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文化认同的障碍性因素及其所造成的影响。文章分四个部分对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文化认同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论述:第一,历史遗留问题,包括边界领土争端、朝鲜问题、日本与中韩两国历史认知的对立。第二,冷战后东北亚新民族主义的盛行。第三,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东北亚文化的异质性。东亚文化圈解体后,中日韩三国走上了不同的文化发展道路,原本的共性文化因素结合三国的具体国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质化。第四,外部力量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介入和对文化认同的冲击。美国反对任何将其排除在外的区域组织,通过巩固美日、美韩同盟体系主导地区权力平衡,加强对中国的遏制,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阻碍性因素。另外文章在指出东北亚区域合作中文化认同的障碍性因素的基础上,对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第一,造成东北亚区域意识和区域合作制度的薄弱。中日韩缺乏区域共有观念,区域合作缺乏制度性保障。第二,影响东北亚各国间政治互信的建立。日本错误的历史观和国内的右倾化造成国家间的对立和摩擦不断。第三,影响东北亚各国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东北亚安全模式主要是朝鲜的核自助体系和美国的同盟体系,身陷安全困境的东北亚没有一个受各方认可且能够发挥作用的多边安全机制。第四,增加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成本,阻碍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国家间的争端影响力区域合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甚至引发在某些领域的恶性竞争。第四部分,构建东北亚文化认同,推进东北亚区域发展。第一,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正确处理文化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平等对话,增进各国政府、民间的交流和对话。第二,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共建东北亚地区主义。培养东北亚地区意识和地区利益观念,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加强文化产业的合作。第三,发展多层次合作机制,完善认同制度平台。发展全方位的区域合作,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以现有的东盟合作机制为载体,构建东北亚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