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拓宽农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渠道。通过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究竟有多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农民增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以及意义,叙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梳理国内外文献。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阐述三权分置、土地流转、农户收入的基本定义,农地三权分置理论,农地产权和规模经济理论,土地权能的结合与分置理论。第三部分为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的机理分析。包括三权分置与农民增收的机理,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机理。第四部分为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实证分析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的效果。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是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即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增加为正向促进关系。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扩大耕地经营规模;二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转入与转出收入;三是增加土地流转的宣传,做好土地流转的服务;四是加强非农职业培训,加大对农业相关的指导;五是督促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