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大亚湾城镇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对“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健全区域互动机制、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以大城市为龙头,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的区域发展举措。区域互动与“重点新城”的发展成为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环大亚湾城镇带作为惠州市的滨海新区,其开发建设对于突破惠州经济发展障碍,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意义重大。 环大亚湾城镇带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应充分、合理利用地区的优势资源,更应符合惠州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惠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便成为该地区产业发展的首要考虑因素。惠州市经济发展存在三个需要解决的结构性问题:有形资本投入不足;制造业结构明显失衡,产业关联度低;第三产业严重不发育。突破这三个结构性障碍成为环大亚湾城镇带产业发展的历史责任。该地区拥有天然深水良港、天然大吨位航道、便捷的立体式交通网络、毗邻深圳、香港的地缘优势、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是发展重型工业和旅游业的理想地区,而重工业和旅游业发展又恰恰能够帮助惠州突破上述的三个障碍。 根据对外部需求和内部动力的充分分析,环大亚湾城镇带应建立以石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电子工业、传统加工业为支柱产业,服务业为关联产业,农业为基础产业的综合性产业结构。同时以结构升级和关联发展为原则优化现有产业的部门结构,形成各产业协调互动,不断优化的发展局面。根据所确定的产业发展路径规划产业的空间结构,使产业合理地落实在地域空间上,并以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城镇体系的完善和进步。并且,根据各乡镇发展现状及其关系,还应在区域整体层面架构完善的区域协调机制,从而保证该地区能够在区域协调、产业协调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环大亚湾城镇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把资源与动力放在整体区域层面上加以考虑,避免了各地方争抢项目、盲目竞争的不利局面,把区域协调与产业协调放在区域发展的核心地位,对于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2014年1月,国家批复成立西咸新区,成为我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咸阳将在此背景下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并保持较高速度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与此同时,咸阳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
由于行政干预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城市设计控制项目结果的能力受到挑战和质疑,本文以此问题出发,着力研究和证实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操作手段的重要作用,以重树对城市设计地位的信
学位
本文首先分析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本课题研究涉及的广州市的地域概念作出明确界定,并且阐述了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内容、框架.接着,论文以广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广州市居
城市滨水区(Urban Waterfront)是目前国内外现代城市设计研究实践中的热门.滨水区是城市中有着巨大潜力的空间领域,对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被许多国家和地区作
本文通过对东南亚地区建筑的研究,探索了中国建筑文化对南洋的建筑和文化的影响。借助于实地考察的建筑一手资料,结合文献梳理、档案收集与口头采访,并结合当地的建筑文化和风土
衙署是中国古代社会时期官员行使职权的重要场所,是国家政权的象征,是中国古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礼制制度的体现。衙署一般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历代的衙署设置由于
建筑边界是建筑与环境的中介体,边界在满足内部功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其所处的成是环境做出贡献,并且赋予环境以特定的意义和氛围.重视边界,从边界构成开始设计,是一种面向
近代老大楼作为上海都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上海近代历史街区的主要面貌,是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见证.这些上海近代老大楼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照不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未来五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提高到51.5%。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高速时期[1]。面对城镇化水平迅猛发展,小城镇发展将成为未来我国碳排放和
生态设计以现代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和依据,利用自然生态过程与循环再生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以及保持和维护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生态设计是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