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洲外围的半固定植被,对减少风沙危害,保护绿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固沙植被恢复重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另外,对人工固沙林长时间段的试验结果缺乏研究总结,是试验结论不太可靠的重要原因。 种群格局分析是研究群落结构、种群间相互作用以及种群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手段,是植被恢复重建进行植物种选择及植物种配置的基础研究内容之一。Robertson et al(1988)研究发现:在荒漠植被中,草本植物与灌木植物共同决定着群落中种群个体的分布格局,但国内荒漠植被格局研究中,还未见灌木草本多种群混合格局研究的报道。 种群格局研究方法以单种群研究居多。由于多种群多规模研究的复杂性,过去研究多局限于多种群单规模或单种群多规模的研究。Ver Hoef & Glenn-Lewin(1989)在Noy-Meir & Anderson(1971)多规模排序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正后,能有效地鉴别出多种群及其相应的空间格局规模,是国际上研究多种群多规模格局应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法,但在国内植被格局研究中,应用的还较少,未见相关报道。 本文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黄灌区和井灌区绿洲外围天然半固定沙冬青群落、白刺群落、油蒿群落以及人工固沙植被(或人工干扰演替植被,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营造的人工固沙林,现位于黄灌区绿洲林网内侧)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小样方组成的样带法,对不同群落所有植物种同时进行取样。由于研究的是灌木加草本的多种群混合格局,样方大小的选择以照顾草本为主,通过加长样带的长度,来满足灌木格局的需求。运用Ver Hoef & Glenn-Lewin(1989)修正的多规模排序法和Dale & Zbigniewicz(1995)提出的格局强度、格局一致性指标、不同植物种对植被格局的贡献率以及Noy-Meir等(1971)移动的样方加权平均值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灌溉模式绿洲外围半固定植被的多种群多规模格局特点、植被与覆沙厚度关系以及人工固沙林经过二十多年的半自然演替后植被的结构特征及分布格局。本研究旨在为两种灌溉模式绿洲外围固沙植被恢复重建进行植物种选择、植物种配置及种群、群落结构调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 黄灌区与井灌区绿洲外围两个半固定沙冬青群落基本以多种群共同控制的灌木格局为主,草本植物在格局中的贡献率较低。黄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以油蒿与沙冬青控制的灌木格局为主,还出现沙冬青、白刺、油蒿与籽蒿多种群控制的灌木格局。而井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格局的控制种仅以白刺与沙冬青为主。与井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相比,黄灌区绿洲外围沙冬青群落以较小的格局规模为主,并且整体格局强度相对较大,格局一致性相对较低。 (2) 黄灌区和井灌区绿洲外围半固定白刺群落格局基本为白刺单种群控制的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