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环境效应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EY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以来,中国在大力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也在积极加快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步伐。截至2014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达8826.4亿美元,首次进入全球前10行列,由商务部核准备案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就达3万家,分布于全球186个国家和地区。虽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正在高速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也给国内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的环境状况趋于恶化: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形势严峻,2013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次出现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和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全国大部分河流和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城市河段的污染尤为严重;土地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除了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生态破坏,人类向土地倾倒、掩埋的固体废弃物造成的土地污染也日趋严重。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在以经济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为主要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下,探讨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即OFDI的母国环境效应,同时探索对外直接投资的合理路径和绿色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对外投资的相关理论以及OFDI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2003~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综合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并以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环境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为切入点,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模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FDI主要通过经济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及反向溢出效应等传导机制作用于环境,其中,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加重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反向溢出效应减轻了中国的环境污染;从总体上看,OFDI对环境的影响是负向的,即OFDI的增加加重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基于实证结果,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第一,中国应当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速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第二,兼顾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和国内环境的保护需要与“一带一路"战略等大的背景结合起来。第三,中国应将对外直接投资从主要以获得利润或投机收益为目的的行业,引向更多地以获得资源、市场、技术的行业。第四,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应注重其带来的拉动效应。第五,中国的对外投资企业应加强与关联产业的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争取获得更多的反向溢出。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专科生的培养目标的角度,对数学教学及能力培养提出了一些看法.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继续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但在政策、制度、资源配置和目标制定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制约着继续教育有效健康地发展,为此,成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