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预测表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迁。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不仅是老年型,而且将向高度老年型发展。在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下,传统的大家庭模式越来越多地被以核心家庭为主的多样化的小家庭模式所取代,城市空巢老人与子女居住方式的分离,使得养老问题的严峻性愈加凸显。尤其是少子老龄化、人口高龄化以及老年人口女性化趋势凸显,其结果必然是老年家庭的空巢化。空巢老人的增多,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家庭层面如老人生活缺乏照料、身体机能衰退,出现很多老年疾病、精神生活空虚等;社会层面,造成道德缺失、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等。研究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我国民生问题的重要体现,确保老人在晚年能够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对我国民生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国内外针对养老问题都有不同视角的研究,有很多养老经验可供借鉴。2007年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中表明,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可能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在2006年2月28日召开的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上,国务院也进一步强调指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社区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较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英国,对老年人口养老采取了社区养老模式;新加坡采取中央公基金制度进行强制养老;德国养老体系较为完善,老人推迟退休年龄。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可概括成“反馈模式”,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反馈模式”受冲击,而西方“接力式”养老方式又不适合我国的国情,鉴于此,“弱反馈模式”被我国社会学者提出。本研究在此前提下,针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现状,结合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四种主要养老模式,进入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空巢老人家中进行实地调查,对其进行观察、深度访谈、个案研究、对比分析,总结出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存在问题,对问题做出深刻分析。呼和浩特市城市空巢老人不同程度地饱受慢性病困扰,自身经济保障能力不足,不同老人与子女关系也不尽相同。大多城市空巢老人偏爱家庭养老、社区养老,而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还未被普遍认识和接受。因此,老人不情愿入住养老机构,而子女与其分开居住,又产生诸如缺乏照料资源、内心空虚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首先,我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数量多;其次,国家相关立法和法律不健全;再者,四种养老模式各有弊端;除此之外,还有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与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很多因素交织一起,加剧了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