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活性负载金属镍催化剂上醇的催化胺化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tc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胺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洗涤剂、染料等领域,工业上主要采用还原法和氨解法合成,以醇为原料的氨解法具有选择性高、安全和污染小等特点,成为当前胺合成工业的研究热点。用于醇氨解的催化剂主要有脱水催化剂与脱氢/加氢催化剂两大类,后者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其中金属Ni的催化活性高,且价格低廉。本工作以高活性和高水热稳定的60%Ni/LaAlSiO催化剂为基础,研究了正丙醇在相关催化剂上的胺化反应,合成正丙胺。此外,还研究了在60%Ni/LaAlSiO催化剂中添加少量金属Cu对异丙醇胺化制备异丙胺的催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吸附量热和红外光谱等技术研究了相关反应物和产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强度和吸附态,并与催化反应性能关联,较好地理解了相关反应的微观机理。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催化剂Ni/LaAlSiO拥有很高的活性中心密度和较强的表面碱性,因而具有较高的正丙醇脱氢活性,有利于提高正丙醇的胺化活性。而Ni/LaO虽然拥有很强的表面碱性,但其表面活性中心密度很低,因而正丙醇胺化反应的活性较低;Ni/AlSiO虽然拥有较高的表面活性中心密度,但其表面碱性较低,因而正丙醇胺化反应的活性不够高。实验表明,随着表面碱性的增强,正丙醇、H2、NH3和正丙胺的吸附热都减小。而正丙胺吸附热的减小可促进其脱附,从而有利于提高其选择性,事实上,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表面碱性可抑制正丙胺在金属Ni上的解离吸附。但如果催化剂上的表面活性中心密度过低(如Ni/LaO),则可能导致正丙亚胺(正丙醛与NH3的缩合物)加氢不完全,降低了正丙胺的选择性。而在表面酸性较强的催化剂上(如Ni/AlSiO),解离吸附的正丙胺可能更易于与丙醇脱氢生成的丙醛缩合,生成二正丙胺和三正丙胺,导致正丙胺的选择性下降。2、在Ni/LaAlSiO催化剂中加入少量金属Cu(2-5%)有利于催化剂中Ni的还原,但会导致金属Ni颗粒的增大,活性表面积下降,从而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此外,金属Cu的存在提高了异丙醇和异丙胺在催化剂上的吸附热,而降低了H2的吸附热。显然,异丙胺吸附热的增加意味着其脱附速率的降低,有利于二异丙胺的生成。同时,H2吸附热的降低可能意味着催化剂加氢活性的降低,从而提高了异丙亚胺的选择性、导致异丙胺选择性的降低。
其他文献
根据中国的习惯,在每年的农产品生产统计中,马铃薯一向是与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并列,统计为粮食的。因此,希望我提供的有关中国农业和粮食安全的总体背景情况,对于各位讨论马铃薯问题,有一些参考作用。  我认为,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来确保中国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第一,要不断加强国内生产能力。首先需要严格执行好保护耕地措施,确保18亿亩耕地的红线。同时,也要不断提高非农业用地的效率。要强化农业基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 ,ISKNV)于1998年从鳜鱼中分离出来。该病毒在细胞质内复制与组装,具有囊膜,直径为150 nm,是细胞质双链线
细胞色素P450 2C9 (CYP2C9)是一种多态性酶,负责代谢许多临床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抑郁药、降糖药、心血管药物和口服抗凝剂。CYP2C9酶活性在不同人群中存在个体差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