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复发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08月到2013年05月确诊为ALL并接受正规化疗的452例患儿,除3例患儿未行免疫分型检查外,余449例患儿中:9例成熟B按非霍奇金淋巴瘤方案治疗;440例(B-ALL 399例和T-ALL 41例)患儿均按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2008-ALL方案危险分层和化疗。以440例ALL患儿为研究对象,定期监测骨髓和脑脊液,随访至2014年12月31日,共95例复发(其中B系表达85例,T系表达10例);345例持续完全缓解(CR)未复发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治疗反应和预后,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分析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并评估复发相关因素。结果:单纯骨髓复发84例(89%),中枢神经系统复发5例(5%),睾丸复发4例(4%),联合复发2例(2%)。B系ALL患儿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年龄、初诊白细胞数和糖皮质激素敏感试验方面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3、P=0.021、P=0.026,P值均<0.05);两组患儿第33天、第12周CR率上无统计学意义,但微量残留病(MRD)数值均有明显差异。复发组第33天MRD≧10-2、第12周MRD≧10-3的构成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02、P=0.001,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第33天、第12周两个时间点MRD均<10-4的患儿数量上有明显差异(P=0.044、P=0.005)。B-ALL单纯骨髓复发患儿的3年EFS率为(34±13.7)%,其中早期[德国柏林、法兰克福和蒙斯特(BFM)协作组标准,见正文]、中期、晚期骨髓复发患儿3年EFS率分别为(11.5±7.8)%、(34.1±9.8)%、(61.6±6.1)%,三组之间3年EFS率有差异,晚期复发预后明显好于早期(P<0.001)。标危、中危和高危(CCLG-2008-ALL危险分层)组骨髓复发患儿的3年EFS率分别为(50±10.9)%、(32.3±6.4)%和(26.3±3.7)%,无统计学差异(P=0.324,P>0.05)。复发组中,T系ALL和B系ALL患儿CR至复发时间分别为(13.16±2.89)和(23.19±1.51)月(P=0.041);而T-ALL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比例高于B-ALL(P=0.024,P<0.05);T-ALL、B-ALL复发后3年EFS分别为(11.1±5.4)%、(39.6±4.7)%(P=0.03)。结论:1)复发B-ALL患儿具有发病时年龄偏大(≧10岁)、高白细胞、激素不敏感特点。2)与B-ALL相比,T-ALL患儿易早期复发,易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复发后预后差于B-ALL患儿。3)动态监测B-ALL患儿MRD水平可预测复发,第33天MRD≧10-2和第12周MRD≧10-3为高复发风险指标。4)早期复发、单纯骨髓复发、T系表达和第33天高MRD值是复发ALL患儿的高危因素,且与预后差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