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卡盾藻(香港株)批培养技术及其溶血毒素分离纯化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ery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血毒素是大多数鱼毒性赤潮藻类产生的一类毒素,被认为是引起鱼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渔业养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其具体致毒机理与化学结构成分尚不是很清楚。本文以海洋卡盾藻香港株为原材料进行实验,研究了该藻在室内环境条件下的批培养技术及其溶血毒素的分离纯化。实验结果表明:(1)在选择接种密度与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10%,15%,20%,25%,50%进行最适起始密度培养实验中,除起始密度为50%的条件外,接种密度在1%~50%情况下均在第19天时达到最大密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室内批培养海洋卡盾藻选用15%~25%比例接种,作为起始批培养密度,可达到较好的效果。(2)在添加培养基时间实验中,海洋卡盾藻在第12d添加培养基培养过程中,细胞密度最大为1.11×104cells/mL,而第14天的最大值为1.31×104cells/mL,说明第14天添加培养基比较好。(3)培养基添加数量实验中,更新率为20%、30%、40%时,培养基体积增加得越多,藻细胞密度越大;当培养基更新率为50%时,细胞密度有所降低。故在第12天添加40%培养基藻细胞密度最适宜,且最大值为1.17×104cells/mL,说明更新率为40%培养基培养藻细胞密度较高。(4)在利用培养海洋卡盾藻的二次海水中,营养盐除亚硝酸盐外,硝酸盐、硝酸盐、铵盐、磷酸盐、硅酸盐数据均为二重海水比新鲜海水高,循环利用配制培养液,在对数末期藻细胞密度最大值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海洋卡盾藻溶血活性有所变化,其中溶血百分数最大的为80%二重海水培养的藻,高达35.94%,说明营养盐浓度对藻细胞溶血活性有影响。(5)藻泥贮藏在4℃,-20℃,-80℃条件实验,4℃保存的藻泥用分析溶解缓冲液提取的毒素溶血活性在第7天左右开始降低;-20℃和-80℃提取的溶血活性几乎无变化,但-20℃下溶血活性不如-80℃高,故可采用加缓冲液在-80℃冰箱保存。(6)对海洋卡盾藻香港株进行溶血毒素化合物结构分析,应用多种手段分离纯化5种化合物,根据理化常数与不同的波谱表征手段鉴定了这这4种化合物,分别棕榈酸(Z-3),棕榈油酸(Z-4),十四烷酸(Z-6)3种脂肪酸类和谷甾醇(Z-1)。(7)对溶血毒素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并测其溶血活性,可知分析缓冲液提取的溶血活性较高,其次为甲醇提取,第三为水提醇沉法,最后为透析法提取。
其他文献
近年来拟柱孢藻有不断从热带亚热带地区向温带地区水体扩散的趋势,对水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从广东省镇海水库分离了8株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
由于化石能源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洁净、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体系的利用迫在眉睫。其中,两步法热化学循环分解CO_2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方式,它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可长期储存和便于运输的化学燃料,因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两步法热循环过程中,对金属氧化物的性能要求苛刻,只有少数的金属氧化物能够完成,目前研究比较多的体系有铁氧化物、ZnO、CeO_2、V_2O
本文选取《老子》九种不同的版本,详尽调查了出土和传世诸本句末语气词的使用情况。文中区分出传信、传疑、传情三类句末语气词,全面比较了三类句末语气词的种种情况。比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