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50年代欧洲各国决心走一体化道路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欧洲一体化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无疑占据了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的重要一极。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欧洲国家并不满足于仅在世界经济领域发挥作用。为了能增大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发言权,1993年在宣布成立欧盟的《马约》中,提出“将实施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包括最终制定一项可适时走向共同防务的共同防务政策”。自此,欧盟独立防务被提上日程。然而,直到1999科索沃战争爆发之前,欧盟各国仍然在为欧盟独立防务争吵不休。欧盟在科索沃战争中力不从心的表现促使其下定决心加快发展自己的防务力量。于是在当年召开的科隆峰会以及赫尔辛基首脑会议上,确立了建立防务欧洲以及组建快速反应部队的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欧盟独立防务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首先,2003年欧盟实现了“赫尔辛基首要目标”,组建了一支象征着欧洲独立身份的军队。而后为提高其军事实力,欧盟重组并新建了大规模的防务集团。这不仅为其军队的装备更新提供了保障,也使其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其次,尼斯首脑会议上决定组建政治与安全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以及军事参谋部。这些部门的建立无疑提高了欧盟独立防务的效率。总体上来看,欧盟独立防务自启动以来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然而,欧盟独立防务的建设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其面临的困难或局限仍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是国家主权以及国家利益的影响。由于安全与防务涉及到各国国际主权的核心领域,任何国家都不会轻易地放弃。虽然欧盟是各成员国为了获得更大的国家利益而建立的,但是,当欧盟的政策与各成员国的利益不一致时,各成员国将首先考虑自身的国家利益;其次是欧盟决策机制的阻力。欧盟条约中规定,当遇有重大事件时,欧盟将采取“全体一致”的表决方式。这种表决方式虽尊重任何成员国的意见,但是却不利于欧盟对国际危机或冲突做出快速反应。虽然引入了“特定多数表决”机制,但其适用范围也被严格的限制;其三,欧盟自身的军事能力不足也深深影响了欧盟独立防务的建设。欧盟虽拥有了军事力量,但是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数量严重不足,武器装备落后,缺乏统一、有效地指挥机构,没有强大的财政支持,缺少远程机动能力,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欧盟军事力量的行动;最后是来自跨大西洋关系以及俄欧关系的影响。美国对欧盟独立防务的态度是允许其发展但决不能破坏北约在欧洲的地位。但实际上欧盟独立防务与北约在相当程度上具有重合性,而北约在新世纪之初的战略调整意味着其再次具有了生存价值。因此,如何处理与北约以及美国的关系问题,也成为阻碍欧盟独立防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欧盟作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其必然要在国际政治格局中谋得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地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欧盟就必须具备对外行动能力,要具备这种能力,欧盟就必须发展独立防务力量。因此,尽管局限与困难重重,但欧盟独立防务仍可以在各成员国之间以及与外部关系的磨合中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