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乃至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大学都存在于城市之中,尤其是一些著名学府大都选择大都市作为自己的栖息之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从城市文化中汲取营养,受到它的各种影响。
本文在分析城市文化概念、特点基础上,以城市文化的结构为线索,分析城市文化的各个层次对大学发展的影响。相比较而言,城市文化的表层,即物质文化为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条件,解决大学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问题。城市文化的中层,即制度规范文化则不仅为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且影响到大学管理方式,甚至某些发展理念。而城市文化的深层,即观念文化,则从方方面面影响到大学的发展:使大学的课程设置在吸收自然科学之后,更加偏重于理科、工科,而忽视文科,更加注重实用性,而忽视人文性;使大学的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吸收社会各方面的资金,与企业合作办学;使大学的类型和层次更加多样化,满足社会各方面的不同需求;使大学的管理更加科学化,提高了办学效益,同时也使大学的管理过于僵化,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使大学从城市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滋生出理性主义、创新教育、功利性等这些大学理念。他们对大学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城市文化对大学发展的影响有利有弊,但与有着深厚大学传统的西方相比,城市文化对我国大学的负面影响会明显一些。
大学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在善加利用城市文化,促进大学发展的同时,尽量减少或者消弭城市文化对大学的不利影响,使其更好的成长。同时,城市的管理者应在发挥大学在城市建设中作用的同时,提供给大学更适合其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