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合并肾损害的临床分布规律、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与西医客观指标之间的关系,为中医临床辨证治疗MS合并肾损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对100例MS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中医证素及其与客观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在本研究中MS合并肾损害的背景资料与分布情况:代谢综合征:在病变早期,以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和血脂异常为主;随后出现血压和血糖的增高。肾损害:以血尿酸升高为首要表现,其次为血尿、蛋白尿,病变后期出现肌酐升高和尿素氮升高。2、在本研究中MS合并肾损害的中医病位:肾的证素积分最高,其次为脾和肝;其中肾、脾、肝三脏与心、肺、胃、经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肾与脾、肝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脾和肝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在本研究中MS合并肾损害的中医病性:以虚实夹杂为主,单纯虚证和单纯实证均较少;其中实性证素主要为痰、湿,其出现的比率为痰湿兼见>痰>湿;虚性证素主要为阴虚、气虚和血虚,其出现的比率为气虚=气阴两虚=气、血、阴俱虚>阴虚>阴、血虚>气血两虚,无单独血虚出现。4、在本研究中MS合并肾损害的中医病位与病性:肾病证素及脾病证素中均是气虚的证素积分最高,肝病证素中阴虚证素积分最高;痰在三脏病变证素中均位于第二。5、在本研究中MS合并肾损害的中医病性与客观指标的关系:各年龄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指数和痰、湿证素积分均在20-29岁组为最高,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结论:1、临床MS合并肾损害在发痫初期,以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和血脂异常为首要表现。2、临床上MS合并肾损害患者,肾脏损害以血尿酸升高为首要表现,继而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病变后期出现肌酐和尿素氮升高。3、肾、脾、肝为MS合并肾损害的主要病位,从肾、脾、肝论治MS合并肾损害,尤其是从肾论治具有重要意义。4、临床MS合并肾损害以虚实夹杂多见,单纯虚证及单纯实证均较少;实证侧重痰、湿,虚证偏重阴虚、气虚和血虚;早期以痰湿等邪实为主,病情迁延日久演变为虚证。5、本研究资料提示肥胖、甘油三酯与痰、湿实性证素的关系密切;痰、湿是发病初期的主要致病因素;痰湿体质是MS合并肾损害的形成因素之一,并与其发病倾向内在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