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瓜白粉病是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造成叶片变黄、发脆、干枯,严重影响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黄瓜产量,黄瓜白粉病具有潜育期短,再侵染频繁、流行性强和周年发生等特点,并且一般在黄瓜生长中、后期病情发展传播迅速,给生产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目前,黄瓜白粉病的主要防治手段有四种:加强田间管理,药剂防治,棚室消毒和选育抗病品种。四种方法有利有弊,基于传统的抗病育种工作需要明确黄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再通过杂交育种,回交育种,经过多代的选育,工作难度大。拟南芥RPW8对白粉菌具有广谱抗病性,这一基因位点包含两个基因,分别是RPW8.1和RPW8.2。它不仅仅对拟南芥白粉菌有抗性作用,对拟南芥霜霉菌、烟草白粉菌和烟草花叶病毒等多种植物寄生性病原体都表现出较高的抗性。RPW8.1蛋白位于叶绿体周围,它比起RPW8.2蛋白更有抗病潜力,在拟南芥中大部分(80%)转基因株系抗霜霉病,小部分(30%)抗白粉病,10%左右的转基因系既抗白粉病,又抗霜霉病。故拟采取转基因的方法将广谱抗病基因RPW8.1转入黄瓜中,期望获得能抗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黄瓜。为达此目的,需要先筛选黄瓜中受白粉病菌侵染诱导表达的启动子,再将黄瓜启动子启动的RPW8.1在烟草中瞬时表达鉴定其能力,最后导入黄瓜构建转基因系。得到了如下结果:1、将黄瓜接种黄瓜白粉菌,假单胞杆菌,通过qRT-PCR分析黄瓜PAPP2C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发现黄瓜PAPP2C基因是受黄瓜白粉病和假单胞杆菌诱导表达的。接种黄瓜白粉病和假单胞杆菌24h后,PAPP2C转录水平明显升高,这说明PAPP2C是可以受病原菌诱导表达的,故选择启动子PAPP2C来启动RPW8.1的表达。2、选择了 CsPP2C10PF1和CsPP2C10PF2作为RPW8.1的候选启动子片段。通过构建pCsPP10CY1-eYFP和pCsPP10CY2-eYFP两个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并且在烟草中的瞬时表达,发现两个启动子片段CsPP2C10PF1和CsPP2C10PF2均能启动eYFP的表达,但从荧光看到CsPP2C10PF1所启动的荧光比CsPP2C10PF2弱,故选择了 CsPP2C10PF2作为启动子来启动RPW8.1的表达。3、发现CsPP2C10PF2能够在烟草中启动RPW8.1的表达。将RPW8.1连入pCsPP10CY2-eYFP载体,注射烟草后发现能够观察到荧光。说明RPW8.1可以被黄瓜PAPP2C的启动子启动并行使其功能。但具体的功能还需要在黄瓜中验证。故需要将该载体转入黄瓜。4、需要构建黄瓜遗传转化体系,为黄瓜PAPP2C启动子启动RPW8.1的载体转入黄瓜打基础。在构建体系中发现,黄瓜种子先浸泡12 h后再剥去种皮比浸泡30 min后剥去种皮生长的更快;种子消毒时应该先用酒精处理,后用次氯酸钠处理;用NaClO处理时,次氯酸钠的浓度在4%和8%均不会造成种子污染;在诱导培养基中,6-BA=3mg/L,ABA=1mg/L时,长春密刺的芽诱导率最高,可达86.67%;芽伸长培养基中,因ABA会抑制芽伸长,故不能使用,而6-BA浓度也应该降低至1mg/L,否则会造成芽的玻璃化现象;侵染时菌液浓度在OD600= 0.2-0.25,浸泡20 min,此时不会造成菌体污染;有研究表明,当子叶分化程度越高,对抗生素的抗性越强,因长春密刺的再分化率很高,经实验发现Kan浓度到200 mg/L仍无法造成正常无抗性植株的黄化,故决定不使用Kan筛选阳性植株,改由植物生长后筛选。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它具有再次侵染频繁、流行性很强的特点,在温带、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普遍发生。通常在适宜的条件之下,该病会迅速蔓延。在早期发病,如果防治不及时,1-2周内即可蔓延,会造成减产,严重时甚至会绝产、绝收,限制了黄瓜的高产、稳产。农药一直是生产上防治病害的主要方法,从最早的铜制剂到现在,单方药剂己经无法防止黄瓜霜霉病,田间普遍存在对各类单方药剂有抗性的菌株。所以寻求使用复配药剂解决问题。根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安排(SY201102316),对70%嘧菌脂·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进行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采用叶面喷雾法,通过对不同有效剂量的70%嘧菌脂·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复合药剂和单方药剂以及空白对照的对比,最终发现,70%嘧菌脂·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复合药剂有效含量越高,病情指数越低,防治指数越高,最终建议70%嘧菌脂·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有效用药量为367.5g/hm2-420g/hm2,施药次数以3次为宜,在发病初期或根据预测预报发病前进行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