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耳菊属(Synotis)属于菊科千里光族(Compositae-Senecioneae),全世界约有54种,除1种即术叶合耳菊(S.atractylidifolia)间断分布于我国西北部宁夏外,其余种类均集中分布于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目前对该属很多具有潜在系统学价值的性状所知甚少。本文对我国合耳菊属18种植物的花部微形态学和细胞学进行了研究。
(1)花部微形态学:所观察的大多数种类的花药领通常为栏杆柱状,向下明显增粗,但腺毛合耳菊(Synotissaluenensis)花药领向下增粗不明显而呈圆筒状。这一性状在少数种类中存在一定的居群内和居群间变异。花药内壁细胞增厚方式有两种类型:大部分种类为辐射型,少数种类如肇骞合耳菊(S.changiana)、褐柄合耳菊(S.fulvipes)和林荫合耳菊(S.sciatrephes)为辐射与极化型,而且极化型增厚的细胞占多数。这两个性状在合耳菊属种的变异式样及其系统学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细胞学:所有观察的种类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0,在崀山合耳菊(Synotislangshanensis)的一些个体中观察到1个B染色体,其中17种的数目为首次报道。由于印度产的红脉合耳菊(S.rufinervis)有2n=20的报道(该种2n=36的报道应当属于错误),故推测合耳菊属的染色体基数为x=10。目前我国已有染色体数据的合耳菊属种类都为四倍体,表明多倍化在该属的物种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大多数种类的核型颇为一致,由多数具中部或具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少数具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昆明合耳菊(S.cavaleriei)和滇东合耳菊(S.duclouxii)的核型组成由于较其他种类具有较多的近中部和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而稍显不同。合耳菊属的染色体基数(x=10)支持该属是千里光亚族的成员。该属极为一致的四倍体染色体数目和高度一致的核型表明它应是一个单系群,将其从千里光属(Senecio)中独立出来的处理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