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飞速发展,不仅引起技术上的重大变革,更为重要的是导致了一场产业革命。信息技术改变了服务业的发展范式,催生了一大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服务业,加快了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的步伐。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服务业的投入结构,使得资本加深趋势明显,创新活动频繁,信息技术已成为服务业增长的重要来源,并改变了服务生产方式。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了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服务业内部各部门的ICT投入强度,结果表明,生产领域的ICT投入强度高于消费领域。ICT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的扩散和应用存在不平衡,服务业的ICT投入强度最高,工业其次,农业最低,服务业对ICT的依赖度也最高。本文认为,造成三大产业的ICT投入强度上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于ICT的特性和三大产业对ICT吸收能力的差别上。ICT特性是指信息处理功能和自我扩张性,导致对ICT吸收程度不同的原因主要包括产品特性、产业结构、产品差别化程度和创新程度、产业的信息密集程度、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制造业的信息业务外包等因素。三大产业的生产信息化路径和方式存在区别,服务业是以直接应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显性方式实现信息化,而工业和农业则通常以间接的途径、迂回为主的隐性方式进行信息化。在服务业内部,金融保险业、社会团体公共服务业是ICT应用程度较高的两个部门,而旅馆业最低,本文从企业规模、信息的可编码程度、客户地理分布、公共服务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服务成本等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
本文将资本投入分解为ICT资本服务和非ICT资本服务,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分别测定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制造业、服务业以及服务业内部各部门增长中的ICT贡献,结果发现:除澳大利亚外,其余国家ICT资本对服务业产出增长的相对贡献率大大高于ICT资本对制造业产出增长的相对贡献率,ICT在服务业中的地位比制造业更重要,以美国的表现最为突出。ICT对金融业和通信业产出增长的贡献最大,是这两个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商务服务业、批发贸易业的ICT贡献率也较大,非市场服务业和旅馆业的ICT贡献率普遍偏低。在生产率增长方面,ICT资本加深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也远远高于对制造业的贡献率。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的ICT资本加深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率普遍高于其它行业,法国、德国和荷兰的社会和个人服务业的ICT资本加深贡献率也较高,而旅馆业和运输仓储业都较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与制造业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通过资本积累尤其是ICT资本加深来实现,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TFP或科技进步获得。1980至2003年各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都低于制造业,除澳大利亚外,其他国家出现这种差距的主要根源在于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TFP增长率差别。ICT不能完全根治“成本病”,但是,ICT资本加深缩小了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在劳动生产率增长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服务业成本病的消极影响。即使考虑到ICT的溢出效应,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
本文在分析ICT对服务业劳动的替代和补偿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与服务业生产函数对偶的超越对数形式的成本函数,估计出劳动力、ICT和非ICT等要素的需求份额方程的参数,以此计算Allen偏替代弹性和MES替代弹性。结果表明,服务业中各部门ICT与劳动力之间具有普遍的替代关系,ICT对劳动力存在明显的替代作用。在ICT与劳动力的关系上,服务业与制造业并无明显的差别,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ICT对劳动力起着同样的替代作用。其中,在通信、金融部门ICT替代劳动比较显著,在批发和商务服务部门,虽然ICT普遍替代劳动,但也有个别国家存在补偿现象。
对美国服务业职业结构变化的分析证实,ICT对服务业的职业结构产生较大影响,服务业职业技能结构变化不完全遵守“两极分化”论,服务业高技能职业中的管理职业比重出现下降,而且下降幅度远高于其它职业,主要原因是“两极分化”论忽略了技术对组织结构从而对职业技能的间接作用。
我国第三产业的ICT投入强度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都要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在服务业内部各部门,ICT投入强度差距较大,金融保险、社会服务部门较高,而交通运输邮政业较低,不过,这种差距呈逐步缩小之势。将服务业按ICT。强度大小划分为高强度和低强度两组,分析结果发现,1992年至2002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与ICT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ICT强度高的服务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比ICT强度低的服务部门要快得多。ICT在我国服务业中的渗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劳动生产率,但是,并没有缩小服务业与工业之间的劳动生产差距,服务业仍属于鲍穆尔所指的“停滞部门”或“渐进停止部门”。信息技术对我国服务业就业的增长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我国服务业的就业集中在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三大职业,服务业职业结构呈“U”型或“哑铃”型格局,低层职业膨胀迅速。
根据对发达国家研究的基本结论和我国服务业信息化的现实状况,本文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将服务业列为信息化的重点领域,加大对服务业的信息技术投资力度,不断提高服务业生产率,依托信息技术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