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情不仅是一种心理咨询技巧,还是一种重要的人际沟通能力,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新课题。作为未来的航空服务工作者,空中乘务专业高职生的共情能力不但会影响其自身的身心健康,与旅客的关系,还会影响其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方式。首先,本研究以某高职院校406位空中乘务专业高职生为被试,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两种工具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究空中乘务专业高职生共情能力、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的现状及其关系;其次,本研究以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三组被试,分别进行以共情为内容的团体辅导、课程辅导的培养、不培养。被试数分别是9、41、50,旨在探究培养效果。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等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具体结论:(1)空中乘务专业高职生的共情能力在性别、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空中乘务专业高职生的应对方式在性别、是否班干部、生源地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2)共情能力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共情能力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3)团辅组在参加共情团体辅导后,共情能力的观点采择能力方面提高,而对照组没有变化,积极应对方式采用频率升高,而对照组没有变化;(4)课程组在参加共情课程辅导后,幻想、共情能力提高,而对照组没有变化,消极应对方式采用频率降低,而对照组没有变化;(5)培养完成后,团辅组在观点采择方面的共情能力优于课程组,课程组优于对照组。课程组在幻想方面的共情能力优于团辅组,团辅组优于对照组。总之,经过共情团辅和共情课程培养后,空中乘务专业高职生的共情能力分别在不同方面都有了提高,而就共情能力总体层面而言,共情课程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