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地位不断增强,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目标及金融稳定的影响也显著增加,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及通货膨胀的内在关系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货币政策是否需要考虑资产价格,也是理论界和中央银行曾经热议的话题,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此问题再度受到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对资产价格存在泡沫的说法不断升温,因此探索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膨胀预期之间的内在联系,改进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是目前中央银行的现实选择,对于维护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资产价格波动、货币政策以及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并针对当前CPI作为我国通货膨胀参考指标的不足,提出了构建我国金融状况指数的构想。沿着这样的逻辑,除了第一章导论和最后一章结论外,本文的基本框架为:第二章探讨了现有的关于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框架的争论,首先分析了现有的货币政策框架的特点,论述了针对货币政策是否应该考虑资产价格所产生的争论,以及在这些争论下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和资产价格的货币政策传导。第三章从通货膨胀机理的变化角度阐述了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从目前通货膨胀只关注CPI指数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出发,讨论了中央银行在资产价格膨胀时所面临的选择,进而探讨了将资产价格纳入通货膨胀的尝试。第四章在上文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国金融状况指数的构想,包括讨论比较多的货币状况指数和金融状况指数,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数据,选取有代表性的变量构造更广泛意义的金融状况指数,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第五章通过检验的结果讨论了此指数对经济金融及通货膨胀的影响。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分析法,通过各变量对CPI的平均脉冲响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资产价格波动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CPI已不足以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有效指标,而实证结果也证实了包含资产价格的金融状况指数FCI是CPI变动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未来通货膨胀的变化情况有很好的预测能力,比CPI能够更加全面的衡量通货膨胀,可以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