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杀性巴氏杆菌gatA突变株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tne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杀性巴氏杆菌可引起严重的禽霍乱,对世界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商品化灭活苗仅可提供一定的保护效率且具有一定副作用。研制新型减毒疫苗是提升该病防控水平的必要手段。实验室前期研究证实缺失合成脂多糖外核心寡糖的gatA基因可使细菌在鸭上高度减毒。本研究从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力方面系统评估了多杀性巴氏杆菌gatA突变株PMZ2(ΔgatA)的疫苗潜力。1.安全性PMZ2(ΔgatA)在肌注、滴鼻、口服途径下的半数致死量均远远高于野生株PM0818。将10~8CFU的PMZ2口服或滴鼻途径接种7日龄雏鸭,发现在14天观察期内动物的体温变化、体重增长与PBS对照组相似。同时10~9CFU接种剂量下,鸭的体内细菌载量显著下降,肝脏和肺脏发生轻微病变,脾脏无明显病理损伤。2.单次免疫引起的免疫保护效应将10~8CFU的PMZ2菌株分别口服或滴鼻途径免疫接种7日龄雏鸭,在免疫后14 d用至少100倍LD50含量的野生株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PBS对照组和滴鼻免疫组的雏鸭全部死亡,而口服免疫组的雏鸭存活率为50%。同时,ELISA检测结果显示,滴鼻免疫后的鸭血清Ig G抗体水平变化与PBS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口服免疫后7 d、14 d和21 d的鸭血清Ig G抗体水平均显著提高。攻毒后的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滴鼻免疫组的肝脏、脾脏和肺脏均发生严重病变,口服免疫组的各组织病变轻微。3.两次免疫引起的免疫保护效应将10~8CFU的PMZ2菌株分别口服或滴鼻途径免疫接种7日龄雏鸭,14 d后同剂量同途径加强免疫。第2次免疫后14 d用至少100倍LD50的野生株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PBS对照组70%动物发生死亡,而滴鼻和口服免疫组动物全部存活。ELISA结果显示,滴鼻和口服免疫组在二免后7 d和14 d的鸭血清Ig G抗体水平均显著提升。攻毒后的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滴鼻和口服免疫组的鸭肝脏均发生轻微病变,脾脏和肺脏均无明显病理损伤。因此,多杀性巴氏杆菌gatA突变株在鸭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免疫原性,其两次免疫可提供完全的保护效应,有望成为禽霍乱新型减毒活疫苗候选株。
其他文献
<正>《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对建立税务稽查监管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稽查模式中监管职能定位、大数据应用、资源整合水平、规避执法风险能力等方面都面临着升级换代。本文借鉴“方舱”管理模式,提出运用“区块链”技术数据整合、实施“智能隔离屏障”风险筛查、探索“诊疗式”监管模式分级管理、建立“说明书式”良性互动关系等,突出体现税务稽查数字化、指标化、精细化、包容化的新特点,努力构建以“信用+
期刊
油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杂种优势十分明显。遗传稳定的纯合自交系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是必不可少的材料。大量纯合自交系的获得可拓宽油菜种质资源,促进油菜育种。一种人工合成的多倍体材料Y3380(被命名为油菜双单倍体诱导系),利用其花粉作供体,与母本油菜杂交,可产生纯合双单倍体后代,但是其诱导机理尚不明确。本实验选取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甘蓝型油菜0068A、普通纯合芥菜型油菜3496、甘蓝型油菜杂交
学位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是国内外广泛栽培的优质多年生豆科饲草,但产量和耐盐等性状仍有待提高。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发掘到逆境响应基因—Aux/IAA。Aux/IAA为生长素信号途径中的早期响应因子,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获取和RACE技术克隆白三叶TrIAA27基因全长,采用q RT-PCR方法分析TrIAA27在非生物胁迫、信号分子和
学位
水源涵养是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体现,而森林土壤作为森林涵养水源的主要场所,可能通过对降水的再分配作用对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产生重要影响。可见,研究森林土壤水库及其在不同类型森林间的差异对于理解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川西亚高山森林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和长江上游地区,由于地处高山峡谷区,频繁的地质灾害、低温限制和长期人类活动干扰森林的正常演替,形成了大面积的彩叶景观,并在该区域占据主体地位,从而成
学位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用材林的首选树种,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目前,我国大径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将现有马尾松林定向改造,对缓解大径材供需矛盾意义重大。本试验以2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测定和计算马尾松胸径生长量以及细根、针叶和土壤养分含量,研究施肥和密度调控对马尾松胸径生长的初期影响,了解马尾松细根、针叶及土壤养分对不同处
学位
药物的溶解性是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难溶性药物主要由于其水溶性差,难以被机体吸收从而导致生物利用度较差。磺胺间甲氧嘧啶钠(SMM-Na)抗菌活性强,在临床上常与甲氧苄啶(TMP)联合应用增加其抗菌效果。但由于TMP水溶性差、溶出速度慢,会导致其口服吸收效果不好。固体分散技术可通过增强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来提高生物利用度。为提高TMP的生物利用度,本试验采用溶剂法制备TMP固体分散体(TMP-
学位
目的:近年来随着抗真菌药在大熊猫真菌病方面的应用增加,大熊猫面临抗真菌药耐药的风险。因此,研究大熊猫源真菌的耐药机制,对科学保护大熊猫具有重要意义。探究法尼醇对大熊猫源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有无缓解氟康唑耐药的作用,为大熊猫真菌病的新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本试验对1株分离自大熊猫阴道阿萨希毛孢子菌(YAN0802)进行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
学位
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是寄生于家兔的肝脏和胆管上皮细胞的一种兔球虫,其感染可引起严重的肝型兔球虫病(hepatic coccidiosis)。该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存在分布,其主要影响1-3月龄的幼兔,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对以养兔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肝型兔球虫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且目前对于其生前诊断的方法尚缺乏研究,因此建立一种血清学诊断
学位
叶脉作为水力运输的重要通道,在叶片中具有复杂的分布和排列方式,影响着植物的光合和蒸腾作用,因此对脉序特征的研究可以揭示其在生态系统中维持机制,为濒危植物繁殖回归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以芦山县大川镇5个海拔梯度(1830m、2050m、2140m、2240m、2380m)的圆叶玉兰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叶脉密度、网眼面积等19个指标进行筛选,采用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标准化主轴分
学位
大豆根腐病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导致,是一种世界性的土传病害,常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加重,给大豆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具有“高产出、低风险、可持续、机械化”的优势,还能减轻病虫害发生,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该模式对大豆根腐病的控制机理还尚不清楚。改变根际微生物群落是栽培模式调控土传病害发生的重要方式。本文以4年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和大豆净作下大豆根腐病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