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比较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和椎间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手术治疗50例颈椎退变性间盘疾病患者(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3岁),其中25例接受Mobi-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另25例接受单节段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资料,临床疗效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及Odom评分;影像学指标采用矢状位的曲度、活动度及邻近节段退变评价。邻近节段退变的评估采用侧位X线片。 结果:颈椎间融合组和人工椎间盘组随访时间分别为55.6±8.9个月和44.2±6.2个月。椎间融合组手术时间为135.2±49.3min,术中出血量为189.5±32.2ml;人工椎间盘组手术时间为137.5±41.1min,术中出血量为163.2±55.1ml,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两组都未发现植骨或假体松动及移位,内固定未见松动和断裂。融合组与人工椎间盘置换组术前颈部及上肢VAS疼痛评分分别为8.2±0.9和7.9±1.0,末次随访评分分别为2.5±0.3,2.4±0.4。NDI术前评分融合组与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分别为50.1±14.9和48.5±15.8,末次随访评分分别17.6±11.5和16.8±13.6。同组术前术后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融合组末次随访时C2~C7Cobb角和脊柱功能单位角较术前分别下降2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相邻上节段和下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分别上升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同组与术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组间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人工椎间盘置换组C2~C7 Cobb角、脊柱功能单位角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分别上升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相邻上节段及下节段活动度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分别上升了6.2%及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2~C7 Cobb角、脊柱功能单位角和手术相邻节段的活动度术后改变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显示颈人工椎间盘置换组上、下邻近节段退变少于融合组(p<0.01)。 结论:采用Mobi-c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能够取得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相近的临床疗效,同时能更好地保留颈椎生理活动及生物力学环境,从而降低邻近节段退行性病变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