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西区油田长6特低渗透油藏为对象,密切结合油田开发实际,以多学科地质理论与方法技术为指导,综合利用钻井、录井、测井、实验分析、试油试采以及各类动态监测等资料,采用理论分析加动态验证、宏观对比加局部解剖以及多因素叠合分析的方法,对特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及其控制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依据盆地区域标志及区块各辅助标志层,对该区目的层进行精细划分与对比,建立了全区地层格架;查明了各小层顶面微构造及微相展布特征;概括了储层岩性、物性等特征,并统计了隔夹层的发育状况,综合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及渗流特征;复算了长6油藏地质储量。从注采对应性、含水变化、储量动用等方面综合评价其注水开发效果,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沉积韵律、局部微构造、隔夹层对油水运动规律的影响,查明了目前油藏水淹状况。定性分析了剩余油的可能富集部位,定量评价了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特征。详细论述了沉积、构造、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系统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与影响,总结出剩余油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预测了剩余油分布有利区。西区油田长6油藏顶面广泛发育不同规模低幅度鼻隆构造。储层非均质性强,属低孔特低渗透性储层。油层呈多层式透镜状分布,局部高部位油层相对发育,属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储量纵向上主要分布于长62-1与长61-3小层,平面上北部为主力区。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注采对应性差、注入产出不协调、空间压力不均衡、合采合注井比例大,导致突进吸水、单层产出,水驱控制程度小,注水波及效率低,储量动用程度小,产量递减快,采出程度低,剩余储量大。剩余油平面上仍主要分布在北部区块,而纵向上则主要集中于长62-1、长61-3小层。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油层顶面构造的局部变化不仅控制着注入水的优势推进方向,更加剧了油水在局部空间的再次分配;井间连通发育的层内夹层,不仅改造了储层物性,还具有一定的“限流”作用。注入水极易沿物性相对较好的、相对较低洼的、连通夹层间的有效通道优先驱替,而主体相带侧翼、局部发育正向微构造、非均质性强的井区,水驱效率低,剩余油相对富集。注采系统不完善井区,储量动用规模小,亦为剩余油富集区,尤其是在开发早期阶段影响最大。目前该区长6油藏剩余油分布很大程度受注采系统影响;而注采系统完善的井区,剩余油的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微构造及储层非均质性的综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