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隶属于十足目(Decapoda)、爬行亚目(Reptantia)、方蟹科(Grapsidae)和绒鳌蟹属(Eriocheir),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淡水蟹类,俗称河蟹。由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健康养殖对象,而了解中华绒螯蟹的消化生理对其健康养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围绕中华绒螯蟹的肠道进行研究,肠道的组织结构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而其中肠道黏膜层的上皮细胞对肠道的生理功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弄清肠道的组织学及肠道上皮细胞类型对于研究中华绒螯蟹的消化生理具有重要意义。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对甲壳动物的生殖、蜕皮、行为、消化吸收和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5-HT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的消化道中,与消化道功能密切相关。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是5-HT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对5-HT的合成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成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华绒螯蟹肠道的组织学结构,肠上皮细胞的类型以及5-HT及TPH1在肠道中的分布,来进一步了解中华绒螯蟹肠道的组织结构以及5-HT对肠道生理功能的影响,以期为研究甲壳动物消化道生理功能以及生物胺对其消化生理的影响提供理论学依据。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1.中华绒螯蟹成蟹和幼蟹肠道组织学比较研究本实验主要采用活体解剖及HE-染色的方法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和成蟹的肠道组织学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解剖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肠道主要包括中肠,肠球和后肠,其中中肠包含一对前盲囊和一根后盲囊,幼蟹与成蟹无差异。2)中华绒螯蟹肠道组织结构由内而外均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外膜四部分组成。3)成蟹中肠肠绒毛较幼蟹排列更为密集。4)中肠前后盲囊均由黏膜上皮细胞组成,结构似中肠,胞核嗜碱性较强,管腔基本无绒毛凸起。5)中肠一对前盲囊开口于中肠前端,另一端与肝胰腺相通,而前盲囊的管腔结构与肝小管结构差异较大。6)在成蟹肠球外膜结缔组织中发现许多管状结构,而在幼蟹未发现此结构。5)后肠黏膜下层较中肠异常发达,黏膜下层中具发达的后肠腺,成蟹后肠腺比幼蟹发达。2.中华绒螯蟹肠道上皮细胞类型的鉴别本实验主要采用PAS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中华绒螯蟹肠道上皮细胞类型进行鉴别,结果如下:1)中华绒螯蟹中肠及后肠肠上皮细胞中不含有杯状细胞。2)中华绒螯蟹中肠及后肠肠上皮细胞中均含有肠内分泌细胞,穿插在高柱状上皮细胞之间分布。3)中华绒螯蟹肠道中肠上皮细胞中不含潘氏细胞,而在后肠黏膜下层的后肠腺发现成堆分布的潘氏细胞。3.5-HT及其合成酶TPH1在中华绒螯蟹肠道中的分布1)5-HT在中华绒螯蟹中肠,肠球及后肠组织中均有分布:在中肠,5-HT主要分布黏膜上皮细胞胞核中,在外膜部分细胞胞核中也有分布;在肠球,5-HT主要分布在肠球外周发达结缔组织中,胞核着色,及肠腔上皮细胞胞核中;在后肠,5-HT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细胞胞核中,在外膜部分细胞胞核中也有分布。2)TPH1在中华绒螯蟹中肠、肠球和后肠组织中均有分布:在中肠,TPH1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细胞胞核中;在肠球,主要分布在外周结缔组织,肠腔近中肠端的黏膜上皮细胞胞核中,及后肠端黏膜上皮细胞胞浆中;在后肠,主要分布在黏膜上皮细胞胞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