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技体育中逆转现象经常发生,尤其在羽毛球比赛中。在第29、30届汤姆斯杯比赛上,中国男双选手都在赢下一局的情况下分别被韩国组合、印尼组合连扳两局,最终没能获得比赛的胜利。直至在第30届汤姆斯杯决赛中,中国选手在开局不利、先失一局的情况下,抓住每颗球的机会,成功翻盘直落两局取得胜利并最终夺得冠军奖杯。近年来,羽毛球男子双打的比赛中频频发生逆转情况,研究这一现象对于运动队分析得失原因,在大赛中制定技战术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就以第29、30届汤姆斯杯八强赛中出现逆转现象的六场比赛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分析的角度出发理清逆转现象的发生。运用了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第29、30届汤姆斯杯八强赛中出现逆转现象的六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对发生的逆转现象进行描述,对比赛中的比分进程进行研究,统计逆转发生前后胜队在发球、接发球环节中的差异性以及分别在前、中、后场区域双方运动员在负局、胜局间的技术对比,探寻逆转现象的发生。研究结果得出:(1)无论是胜队的胜负局,还是负队的胜负局,都会随着得分等级的增大而得分的次数减少,且都具备连续得分能力,但明显胜队的连续得分能力较为突出。在比赛的过程中双方运动员交替得分,这种现象较为常见,是普遍存在的。(2)负队在胜、负局方面的平均得分均多于胜队的胜、负局平均得分,研究胜局中的局平均得分,其中得分高的表现为较多次的出现连续得多分现象。(3)六组选手在逆转前后发球时都较多地选择前场区域,且集中于1号和5号区域,即前场内角和中前场区域,但在逆转后加强了5号区域的选择,没有组合选择前场外角2号区域,偶尔改变发球的路线,“偷发”后场区域以扰乱对方的进攻节奏,其中在后场区域的变化中丹麦选手使用较多。(4)逆转现象中胜队胜负局整体接发球落点区域,从前、中、后场分布来看,所占比重从大到小依次为中场、前场、后场。就接发球区域而言,较多集中于2和5号区域,即中前场和中场区域,胜负局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差异性最大的在右中场6号区域,胜局中加强了对选手中场的控制。(5)六组选手接发球技术在胜队的胜、负局中,使用挑、高远、吊、杀、勾球技术所占比例都很小,推球技术使用比例最高,其次为搓放技术,双方运动员在每一回合进行中都强调球权的主动性,积极下压抢夺主动权。对比胜局和负局的技术使用,在搓放技术和推球技术上的前后差异最大,负局中搓放的使用率要高于胜局10.04%,而胜局中的推球技术则高于负局19.26%。(6)前场场区内,逆转前后的技术使用比重存在差异性,逆转前从高至低表现为挑、推、搓放、扑、勾球,而在逆转后表现为挑、推、扑、搓放、勾球,胜队在胜局中加强了对球的控制,积极抢网、加强对球的下压,整体来看胜、负局在各项技术使用中,前后变化都不明显,说明其在前场技术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稳定性。(7)抽球技术在中场区域中占据极为重要地位,胜局中明显在抽球方面有所提高。胜局中抽球技术占据41.74%,负局为35.18%,此外挑球在胜、负局的比例分别为23.43%、36.76%,胜局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挑球技术的使用。(8)选手在后场击球技术中相对稳定,杀球技术得到运动员的青睐,且无论是胜局还是负局,比赛中技术的使用从高到低都是杀球、高吊、高远、抽、低吊、反手高球、反手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