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区城市化对碳汇效应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gm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应对由于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学术界对岩石风化碳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岩溶区,城市化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扰乱了岩溶作用过程,对岩溶碳汇效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城市化过程带来大量的硫酸、硝酸参与到了岩溶作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非碳汇的HC03-,导致以往的水化学——径流量法计算的碳汇量值偏大。老龙洞地下河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流域面积12.6km2,城市化水平高,岩溶地下水污染严重。通过在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出口安装自动监测仪器获取具有连续性的高精度的水位、电导率和降水量及流量数据。同时,每个月进行的野外现场监测,利用德国Aquan Merck水体硬度和碱度试剂盒测定Ca2+和HCO3-的浓度;并采集地下水样在实验室进行常规水化学特征分析和碳、氮、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对老龙洞地下河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对岩溶地质过程产生深刻影响,进而影响到岩溶碳汇量。综合水化学数据,运用稳定同位素法和水化学法,证实了受到城市化强烈影响的老龙洞地下河水体中的硫酸和硝酸确实参与了碳酸盐岩的溶蚀,并产生了大量的非碳汇的HCO3-。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流域地下水中的DIC总量为13.802×106mol;利用水化学法对碳酸、硝酸、硫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的DIC进行了计算,其中碳酸溶蚀碳酸岩盐产生的DIC为6.719×106mol,约占总量的47.83%,硫酸和硝酸溶蚀碳酸岩盐产生的DIC为7.083×106mol,约占总量的52.17%。另外,选取了流域4种不同类型的土地,埋放标准溶蚀试片,研究城市化对土壤的有机质含量、pH和土壤C02的影响,以及蚀速率和溶蚀量。结果表明,城市化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降低,土壤pH值降低并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使土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显然土壤C02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岩溶溶蚀速率的主控因子,因此城市化使整个流域的碳酸盐岩溶蚀量降低,并减少了碳汇量。综合以上结果,利用水化学——径流量法对老龙洞地下河流域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产生的净碳汇量进行了估算,结果是147.82吨;在同一时间段内,利用标准溶蚀试片法估算的碳汇量是136.66吨。根据对老龙洞地下河水进行的硫(δ34S)、氮(δ15N)稳定同位素分析,老龙洞地下河流域位于我国的硫酸型酸雨区,水体中的硫酸的主要来源为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其次是酸雨和硫化物的氧化;硝酸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其次是化肥。
其他文献
以甲苯氯化生产氯化苄为研究对象,对带侧反应器的反应精馏与精制塔串联工艺(CSRRT)进行研究及能量分析,建立了分段反应精馏与精制塔串联生产氯化苄的新工艺。利用精制塔塔顶
实验测定了在Reynolds数4000~16000范围内,质量分数0~0.5%的石墨、多壁碳纳米管、Al2O3、Cu、Al、Fe2O3、Zn纳米粒子加入到100~400 mg·kg-1浓度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
文章在分析比较公共政策研究的概念和背景的基础上,梳理了西方比较公共政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揭示了比较公共政策研究中的障碍和问题,最终对比较公共政策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这对教师来说是新的教学难题,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时序意识的培养。时序性作为历史课程的学科特色,众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
以河南省新郑市红枣的核心主产区孟庄镇为研究区域,利用GIS技术和空间插值方法,建立土壤适宜性评价模型,并将评价结果与空间模拟数据进行叠置分析,对耕地种植枣树适宜性进行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通过盘点在设计教
目前在我国的电力行业中,燃煤火力发电依然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随着褐煤的大量使用,我国高钙粉煤灰的排放总量近几年呈明显增长的趋势,由此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现阶段
城市湖泊湿地作为湿地类型之一和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改变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并引发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