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纠纷中的证据保全公证问题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ik2pwerq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市场经济在互联网的助推之下,在发展速度上有了质的飞跃、在表现形式上出现了新的变化,知识经济取代传统经济已成为各界的共识,知识产权已成为经济竞争的核心。各国也纷纷从立法上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受益于此,不少掌握核心知识产权的权利人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作为回报,这又进一步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但不可回避的是,与知识经济伴随而来的是知识产权类侵权纠纷的高发,针对知识产权各类权利的侵权行为在互联网上也屡见不鲜。究其原因,网络环境所具有的某些“便利”是导致知识产权侵权成本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侵权后难以调查,调查成本高使侵权行为人日益猖獗。网络环境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拟性,而知识产权恰恰属于无形财产,缺少物质实体,对其保护就会有不小的困难。庆幸的是,实践表明在网络环境下,采取知识产权证据公证保全,保全关键侵权证据,可以有效地打击侵权行为。充分发挥公证证据保全的作用,进而为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繁荣发展提供便利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以公证证据效力为引子,结合我国国内发生的部分典型案例,阐明证据保全公证在这些纠纷中的具体运作方式,以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为例,说明公证保全在这些领域中的诉讼当中发挥的作用,接着对以公证的方式保全证据的优势加以分析,以圣迪奥案作为例证,展示充分的公证证据保全对案件带来的预期效果,公证证据由于具有法律规定的强大证明力以及较好的灵活性,使其表现出更好的优势;进而阐述公证证据保全在现实中存在的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证据保全公证在我国现阶段的公证机关操作中,存在包括申请公证的主体资格,公证机构管辖权的问题,电脑清洁度和网络知识短板造成公证瑕疵等等,这都是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类公证在取证方面存在的局限性问题。针对现存的问题,笔者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首先是针对网络环境的特点,对知识产权类公证证据保全制度进行适应性修改,第二是对公证机关实践层面的操作规程加以细致研究,注重把握真实性和选择合适的方法;第三是完善文书制作,注重格式及内容;第四是搭建网络公证平台,以服务互联网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第五是从法院角度出发,希望加强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司法采信度;最后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因为人才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
其他文献
从地表热量平衡、水量平衡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象、水文、土壤等资料建立了区域水资源量估算模型,计算了该地区的地表水、地下水及水资源总量;同时建立了
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号召,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中关村提出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与通信等"641"
目的:通过调查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oretinopathy,CSC)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探求其中医体质特征的分布规律,观察中药干预后各种体质CSC患者的
超重原油储量和产量的增长,给中国炼油业的原油进口多元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密度、高黏度、高硫氮酸、高沥青质、高金属、高残炭、低H/C比等主要特性说明超重原油是世
<正>六、文学艺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柯尔克孜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学与艺术,主要有民间故事,民间传说,谚语,谜语,叙事诗,民族音乐,民族乐器,歌剧,舞剧,民歌,舞蹈,美术
[目的]探讨应用单侧MIS-TLIF及单侧内固定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3月,采用单侧MIS-TLIF及单侧内固定治疗的外侧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