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合基的图像复原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eme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复原是典型的逆问题,它的建模和求解是图像处理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稀疏概念被引入到图像处理领域,且应用非常广泛。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联合基图像稀疏表示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资助下,本文针对图像复原问题,重点围绕小波域稀疏约束图像复原问题的建模和求解的理论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论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连续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变换,小波的特性和多分辨率分析,探讨了图像复原问题及其数学模型,分析了线性逆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规整化理论和规整化的几种常见方法,如维纳滤波法,二次约束规整法及总变分规整化方法等。其次,在深入研究了带稀疏约束的非二次规整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合的两步迭代收缩阈值图像复原算法MixIST。算法采用稀疏的小波变换系数作为图像复原规整化的约束项,将小波域的图像复原问题转化为稀疏约束的最优化问题。算法中吸收了迭代收缩阈值算法和迭代重加权收缩算法的优点,使MixIST算法对去噪声、去卷积、解决病态问题等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MixIST算法的两步迭代处理使得图像的复原问题能够高效地求解。最后,为了验证MixIST算法复原图像的真实效果,本文对算法的收敛性和复原性能进行了实验仿真和分析,通过算法复原降质图像的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收敛性;通过图像信噪比分析、视觉效果的对比、冗余与非冗余小波变换的比较等大量实验,证明MixIST算法能够快速地复原图像,而且相比迭代收缩阈值算法有更好的复原效果。本文提出的混合两步迭代收缩阈值图像复原算法MixIST,不仅能够获得较好复原结果,同时明显地提高了运行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原始图像在其获取、储存和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影响,使得最终获取的图像不可避免地存在图像退化问题,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检测评定和复原处理,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图像
近年来由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速的数据业务以及无处不在的接入状态提出了一种爆炸式的增长需求。近阶段的研究文献验证了在基站安放数百根天线或更多的超大规
时延可容忍网络(Delay Tolerant Network, DTN)是一类具有长传输时延,间歇性连接等特性的网络形态。与传统的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相比,它不保证节点间存在稳定的端到端传输路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对产业结构优化、产业与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全球热门新科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量大面广,正逐渐成为当前最具有变
调制格式识别技术在军用和民用通信领域中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光纤链路的静态特点,光纤通信中的调制格式识别技术研究进度一直相对
在激光以及一些其他的传统照明技术中,因为在水下采用的是均匀照明,致使在近距离内形成了强烈的后向散射背景,因此接收器接收到的远处目标信噪比就会比较低,同时成像质量也被
学位
逆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模拟技术是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和系统模拟技术结合的产物,该回波模拟技术所得到的结果是包含运动目标信息的模拟回波信号。本文首先介绍了逆合成孔径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