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及其产物X蛋白(HBx)对正常人肝细胞株HL-7702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并鉴定靶向HBx的小干扰RNA(siRNA)重组表达质粒pX1和pX2,并以不针对任何序列的重组质粒pScr作为对照,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入稳定表达HBx基因的正常人肝细胞株HL-7702/HBx,应用RT-PCR及Western印迹分别从mRNA、蛋白水平检测其对HBx阻抑效应,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Ψm)水平的变化。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HL-7702/HBx组、转染pX1组、转染pScr组以及加入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细胞氧化应激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Bax、Bcl-2、细胞色素C(cyt C)、caspase-9和caspase -3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证实了pX1和pX2的成功构建。pX1、pX2分别转染入HL-7702/HBx细胞48h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X1和pX2两组HB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pX1组抑制效果强于pX2组(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经过RNAi后细胞内ROS水平明显降低,ΔΨm水平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转染pX1的RNAi组和抗氧化剂NAC组与HL-7702/HBx组相比,线粒体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胞质中cyt C蛋白表达减少,线粒体中cyt C蛋白表达增加,同时细胞内活化的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x能够降低宿主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提高细胞内ROS水平,从而诱发线粒体氧化应激的产生,可能是通过激活线粒体损伤的内源性凋亡信号传导途径而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