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鞍区断层解剖和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窦外科入路解剖的比较研究,了解鞍区区域内重要的解剖定位标志和特点,临床上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窦鞍区肿瘤切除术会有损伤颈内动脉和海绵窦引起致命性出血以及损伤视神经或视交叉导致失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为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除了提高设备水平外,熟练掌握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解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神经内窥镜下经鼻-蝶窦鞍区肿瘤切除术表现出优异的特性,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它所提供的是二维图像,缺乏立体感。鞍区局部组织断层解剖则提供了该部位的连续切片资料,帮助手术者建立鞍区立体解剖观念,了解鞍区重要结构的三维解剖关系,对临床经鼻-蝶窦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具有指导作用。为提高经鼻-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第一部分:取用经福尔马林固定后的成人12例尸头鞍区部为实验材料,步骤:①标本脱钙:所用材料用10%盐酸浸泡12~20d,直至骨组织可用针刺入时为止;②冲洗:取出标本,用循环水冲洗24h;③常规脱水:将标本逐级脱水,直到标本变硬为止;④浸胶:将脱水后的标本块先浸入5%火棉胶中,在真空干燥箱内以66kPa的压力抽真空30min,静置1天后,再抽真空,再静置1天后浸入8%火棉胶中;以同样条件抽真空2次。⑤包埋与制块:用15%火棉胶作为包埋剂,包埋块的形成约15~30d。将包埋块置入70%酒精中硬化保存;⑥焊块与切片:采用德国酒浸L型切片机制备切片,对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切片厚度设置在0.5~1.0mm。第二部分:采用成人尸体头颅标本6例,均经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神经内窥镜下模拟经鼻-蝶窦手术入路,使用KARL STORZ神经内窥镜系统观察鼻腔、蝶窦、颅内鞍区解剖学形态。记录并了解手术区域中特别是蝶鞍及周围结构的解剖形态,发现一些与手术相关的重要标志性结构,并予以测量和分析。结果:①海绵窦是一个充满血液的静脉通道,分为前下、后上、内侧和外侧4个主要间隙。其中海绵窦后上间隙最大,海绵窦外侧间隙最小。同时,在海绵窦内仍可见少量静脉存在。②海绵窦外侧壁可分为浅、深两层。浅层即硬脑膜层,较为致密。深层为疏松结缔组织,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穿行其中。此外,有77.28%的标本在海绵窦外侧壁两层之间存在静脉窦;③海绵窦面积等指标在冠状切片由前向后逐渐增大,以垂体前叶中部或垂体柄层面为最大,而后逐渐减小;④蝶窦口是最重要的定位标志,蝶窦开口位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蝶筛隐窝虽然是恒定存在的结构,但形态变异很大,因而不能作为非常可靠的定位解剖标志;⑤蝶窦中隔多数不在中线而偏于一侧,且多偏于左侧,故蝶窦中隔不能作为经鼻-蝶窦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定中线的标志;⑥初步证实蝶鞍一侧或两侧的缺失区或薄弱区可以作为鞍区肿瘤从鞍区至鞍旁区发展的通道,海绵窦内侧壁薄弱甚至缺如是垂体腺瘤侵犯海绵窦的解剖学基础。结论:鞍区局部组织火棉胶包埋法的连续断层切片提供了该部位的连续切片解剖资料,对临床经鼻-蝶窦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具有指导作用。经鼻-蝶窦入路时神经内窥镜可以提供一个全景的术野,可较好地显露蝶窦、鞍区颅底区域。内窥镜下经鼻-蝶窦入路从解剖学角度可以处理大部分以往必须经颅手术的鞍区病变。此入路的优点是不开颅,避免了牵拉脑组织和对神经、血管等结构的手术副损伤。对于手术中保护重要神经、血管结构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