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晚清末期,现代报纸在中国逐渐兴起,不仅记录了这个巨变的时代,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其中,由英国人创办的《北华捷报》(TheNorthChinaHerald),是近代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在华英文报纸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现有研究来看,目前对《北华捷报》的研究总体而言数量较少,且从新闻传播角度考察该报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关系的论文十分鲜见。因此本文旨在对《北华捷报》进行深入研究,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背景,从近代中国舆论角度切入,研究该报战争期间的热点报道和评论与舆论塑造。作为“英国官报”,《北华捷报》对第二次鸦片战争进行了大量、持续和详细的报道。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同阶段,《北华捷报》对“亚罗号事件”、“广州沦陷”和“巴夏礼被俘事件”进行了重点聚焦和舆论塑造。亚罗号事件爆发之后,《北华捷报》通过表明立场、跟进事件发展、发表社论和刊载读者来信,不仅制造了诸多热点话题,引发读者热议,也对当时战争舆论进行了引导,为英军对中国使用武力提供了借口。在英军攻占广州之后,《北华捷报》针对清军的战败、清朝官员的被捕,塑造了大量有关中国的负面形象,引导读者趋向于对华负面态度的认知,同时亦大量着墨于中英外交历史,为英军下一步与清政府的修约营造舆论氛围。当第二次鸦片战争进入尾声时期,英国信使“巴夏礼被俘事件”的发生,使《北华捷报》对华敌对情绪陡然增加,该报大量发表有关中国国民性的报道文章和评论,公开呼吁对华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呼吁读者及社会认同其立场和主张。整体来看,《北华捷报》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舆论塑造,一方面通过制造报道热点吸引读者对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通过刊载与战争有关的报道和评论,改变读者对华印象与态度,引发西方在华侨民参与战争舆论的塑造。在制造热点方面,《北华捷报》在新闻事实、评论议题的选择上有所侧重,在版面和栏目位置上将相关话题编排在突出位置,同时通过大量发稿强化议题曝光度,增加舆论塑造的力度。在具体舆论内容的塑造方面,《北华捷报》根据该报的立场主张、在华英商的利益、当前的热点事件以及英军的行动计划,通过引证史料和相关信息,说服读者,以煽动性的言论引发读者负面情感,引导读者对华态度和立场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