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演变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源泉,城市化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两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互动关系.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二者内在关系的客观要求,是一国(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区域产业结构有序演变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世纪,推动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已成为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陕西作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较低,城市化进程缓慢、质量不高,如何推进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缩小同全国水平的差距,是政府及各界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摆在全体人民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为此,本论文紧紧围绕"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这条主线,遵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规范思路,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度量和评价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思想论和方法论,并以陕西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协调发展状况,剖析了制约陕西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内在因素,以此为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定性和定量依据.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系统论分析.运用系统论相关原理,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定义为一个复杂系统,从系统角度阐释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两者协调发展意义、内容和机制.主要铺陈三点:一、在系统内,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耦合性与互动性,这决定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重要与必要;二、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应该保持功能性、结构性、时间性和速度上的协调与协同.这就明确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现和检验标准,为下文提供理论依据.三、鉴于该系统为复杂的巨系统,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是现代方法,如:现代统计学、系统工程的方法等.第二部分为陕西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经济计量分析.首先建立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分别采用协调度一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以及GM(1,1)模型对陕西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以及预测.得出结论:从1978年到2003年,陕西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其上升趋势较为缓慢,目前尚处于中级协调水平,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始终表现出显著的功能性、结构性、时间性与速度性失调.如此下去,今后10年内,陕西依然无法实现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理想协调状态.第三部分通过构建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灰色系统动态GM(1,N)模型,进一步诊断了制约陕西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内在因素,并剖析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诊断结果表明: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低下的内在原因是产业结构存在种种障碍.这种产业结构方面的障碍,制约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遏制了城市化对产业结构的提升作用,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处于恶性循环之中,最终致使陕西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难以达到理想的良性互动的协调状态.第四部分是在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这个根本,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加速城市化为手段的发展战略以及具体可行的配套对策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