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和意义 纹状体边缘区(MrD)是在哺乳动物纹状体内一个新区,1988年由舒斯云教授首先发现并进行了大量研究。该区域位于纹状体内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形成背腹方向行走的细胞带,其细胞形态明显不同于纹状体其他区域的细胞形态,所含神经递质有别于尾壳核和苍白球,因此推测该区域在解剖学上和功能方面可能具有其特殊性。以往的研究发现,边缘区与黑质网状部的尾侧、苍白球的内侧以及Meynert氏基核和丘脑的后板内核等部位有纤维联系。既往研究表明纹状体边缘区具有边缘系统的某些功能,如其与学习记忆有关。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可出现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并且在纹状体边缘区出现某些神经递质阳性反应物质的改变。但对于纹状体边缘区是否是属于边缘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生化标记物方面,特别是边缘系统的特异标记物方面尚缺乏明确的证据。动物全脑缺血对纹状体边缘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缺血除了氧供减少之外,还有营养物质的缺失以及脑代谢废物排除受阻。缺血导致的边缘区的变化尚需进一步证明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毁损纹状体边缘区可以导致动物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纹状体边缘区注射海人藻酸后,出现海马等部位fos的表达,虽能表明该区域可能与学习记忆有关,但对于学习记忆形成中最为重要因素—长时程增强(LTP)尚未进行观察。为此本课题首先选择了对边缘系统标记物—边缘系统相关膜蛋白(limbic system-associate membrane protein,LAMP)在纹状体边缘区转录与表达的研究,以期证实该区域是否存在这种脑特有蛋白,而进一步推论其与边缘系统的关系和LAMP在纹状体边缘区转录和表达的意义。继之对大鼠缺氧后纹状体边缘区的病理改变、与学习记忆相关神经递质的改变以及缺氧 后对动物行为学的影咱进行了观察研究,以探讨缺氧对纹状体边缘区的损害 以及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本课题进一步观察了纹状体边缘区注射海人藻酸后 对海马LTP的影响,旨在探讨边缘区损伤后影响学习记忆的电生理学机制。 方法和结果 (一)第一部分:1.LAMP在纹状体边缘区InRNA转录:雄性健康SD大 白鼠12只,体重180《20克,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经升主动脉,4%多 聚甲醛灌注固定,冰冻切片,厚度为30 u。切片后立即进行原位杂交。原 位杂交所用LAMP探针为含53个碱基的寡核苦酸所构成,取自第LAMP 基因序列中第918一70位碱基,探针标记使用地高欣标记,杂交后应用 NBTNIT显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在旧皮层和中皮层区域分布 最浓密。海马转录表达最明显部位之一,特别是在AJTllyl*’s horn部位。在齿 状回分布不均,腹侧部位浓密,但背侧部仅示中等度标记。LAMP在纹状体的 表达自背侧到腹侧依次呈梯度变化曲线,背侧、尾壳核标记稀疏,腹侧纹状体 (伏核L和腹侧苍白球呈中等度标记。LAMP在纹状体边缘区的转录为中 枢神经中最为明显的部位之一,原位杂交结果显示LAsM在该区域的标记 浓密程度与海马相近,明显强于其他区域,在纹状体边缘区形成一条深染的 带状细胞群。标记物呈紫蓝色颗粒,主要分布于核周围胞浆和树突基部,纹 状体边缘区内阳性细胞多为中等偏大的双极细胞,成背腹走向密集排列,细 胞两侧突起明显,呈梭状。其形态和标记浓密程度明显有别于纹状体其他区 域和与之相邻的苍白球。2上AMP在纹状体边缘区的蛋白表达:SD大白鼠 12只,体重 180《20克,灌注固定同上述过程,冰冻切片片厚为 50 u m。 切片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AMP抗体为美国Levitt教授馈赠,免疫 组化方法为ABC法。染色后采用GDN法(葡萄糖氧化酶pAB-硫酸铝胺)显 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LAMP的分布与其InRNA的转录表达基本一 致,范围略小于其InRNA转录。LAMP存在于扣带回虏海马回,杏仁核复合 -3-体,海马结构等部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其免疫反应性呈点状分布。纹状体腹侧LAMP染色浓密,背侧则稀疏,LAMP在纹状体边缘区蛋白表达明显,其着色明显高于纹状体的其他部位,可见到阳性的梭形细胞,呈背腹侧走向,形成一条深染的带状细胞群。其形态和标记浓密程度明显有别于纹状体其他区域和与之相邻的苍白球,但不及其InRN的转录所形成的与其它区域的界限和对比度明显。 (二)第二部分:雄性成年SD大鼠12只,体重2002,随机划分为实验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10o/o的水合氯醛溶液腹腔麻醉,固定于立体定向仪上,用微玻管向实验组动物纹状体边缘区内注射0*%海人藻酸0.IAI.2 pl,生理盐水对照组则注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则不做任何处理。5天后进行电极埋植手术。记录电极植于齿状回颗粒细胞?